地黄高产栽培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黄论文,栽培技术论文,高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别名】 酒壶花、怀地黄、生地等。
【概述】 地黄以根茎供药用。生地有滋阴清热、凉血止血的功效。近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地黄有强心、利尿、镇静、降血糖以及保护肝脏的作用,引起医药界的重视。
【习性】 喜温和气候和阳光充足的环境。性喜干燥,最忌积水。能耐寒。忌连作,轮作期要在5年以上。
【繁殖】 以根茎繁殖为主,亦可种子繁殖。
【种栽留种】 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于当年春栽的地黄田间,选择生长健壮、无病的良种植株,或全部挖出,剔除劣种,挑选个头大、芦头短、抗病力强、芽密、根茎充实的作种栽。然后,将挑出的根茎,截成4~6厘米长的小段,按行距20~25厘米、株距10~12厘米,重新栽在另一块施足积肥,整平耙细的地块内。萌发出苗后,当幼苗长出3~5片叶时,进行多次间苗去弱留强,培育至翌春栽种。
【种植技术】
1、农家肥与三元素复合肥作底肥。
2、选地整地 一般以前茬为禾本科作物的地块为好,前茬作物是白菜、萝卜、芝麻、棉花、豆类的地块不宜种植。地质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过粘及易积水的地块不宜种植。
3、栽种 栽前,将种栽去头斩尾,取其中段,然后,截成3~6厘米长的小段,每段要有2~3个芽眼,截好的种栽用多菌灵浸5分钟,捞出晾干(切忌暴晒)。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0厘米开沟,开好沟后,将处理好的种栽按株距13厘米,芽眼向上,均匀横栽于沟内,穿平底鞋用脚踩实,然后将土搂平,盖上薄膜。
【田间管理】
1、待出苗后,打小孔透气炼苗,2~3天后,放苗,在幼苗根部培好土。种后勤观察,及时放苗,以免膜内温度过高,对苗生长不利。
2、地黄喜“黄墒”,即耕层土壤含水的程度是用手将土捏成团,松手后不裂,掉地后散开。浇水应掌握“三浇三不浇”。三浇:施肥后浇;地旱并预报三日内不降雨时浇;伏天暴雨后要小浇。三不浇:地皮不干(不发白)不浇;中午烈日下不浇;预报3日内有大雨不浇。浇水时最好沟灌,使水浸至种根,生长后期要严防积水。
3、地黄的常见病害为斑枯病和轮纹病,可在发病时喷1∶1∶150的波尔多液,每隔10~14天一次,连续3~4次,或用65%代森锌500~600倍液,每隔7~10天一次,连续3~4次。发现拟豹纹蛱蝶危害,可用80%敌百虫800倍液喷杀。红蜘蛛、地老虎、蛴螬等,按常规方法防治。
【产量与质量】
1、产量 一般亩产量鲜地黄3000~4000公斤。产干药500~800公斤,每公斤干药16元。
2、质量 以无芦头、块大、体重、断面乌黑者为佳。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c74d29317d6bb86286f94e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