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奶牛生产瘫痪,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奶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奶牛生产瘫痪症又叫乳热症,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严重代谢性疾病。这种病主要发生在母牛产后3天内的高产奶牛,多发生在第三至六胎。
一、发病原因
主要是饲料中钙、磷供应不足或肠道吸收和内分泌功能失调,加上胎儿生长及乳汁分泌消耗大量的钙,使血钙浓度急剧下降造成的。
患此病的母牛丧失知觉、四肢瘫痪。病初食欲减退或绝食,反刍、瘤胃蠕动及排粪排尿停止,精神沉郁,表现轻度不安,产奶量下降,也有在出现不安后即呈现惊慌、哞叫、狂暴,目光呆滞。初期症状出现数小时后患牛即瘫痪在地,不久出现意识障碍和知觉丧失。病牛躺卧姿势特殊,即四肢屈于体下,头向后弯于胸部一侧或头颈部呈“S”状弯曲,体温降低是此病明显特征。若不及时治疗很少能够恢复,大多在12~24小时内病情恶化,最终因呼吸衰竭而死。
三、治疗方法
1.尽快使血钙恢复到正常水平。常用2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500毫升,静脉注射(时间不应少于10分钟),或用10%葡萄糖酸钙1000毫升,或5%氯化钙溶液500毫升,缓慢静脉注射。
2.使用乳房送风器向乳房内打气。使乳房内压力增高,减少泌乳以减少体内钙的消耗。建议在产前2周开始饲喂低钙高磷饲料以刺激甲状旁腺的机能,促进甲状旁腺的分泌,从而提高吸收和动用骨钙的能力。另外,产后及时增加日粮中钙、磷和维生素D的含量,可减少发病。
联系电话:0311-85815432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c861c9e9f6415ee9c95ca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