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冬的栽培管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天门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天门冬,又名天冬、明冬,为百合科多年生植物,多为野生,块根是中医常用的中药材,又是食品工业的主要原料。内江种植天冬历史最悠久,已达160多年,因而在中医中药界形成了独特的“内江天门冬”体系而闻名全国。自八十年代以来四川各市县和重庆各区县都普遍栽种天门冬为农民创收。
四川、重庆以春季采收商品天冬时移栽居多,一是成活率高;二是可减少除草次数,节约劳动力;三则春天采收的天冬质量好,易干燥,产量高。
川、渝农村栽种天冬全部采用分株繁殖法。此法不仅成活率高,而且可缩短收获年限1—2年,节约生产成本。采挖天冬时先进行分株,分割时每株种苗上必须保留3个以上的白芽苞,然后留住3个以上白嫩的边块小天冬,摘下大的加工成中药材或作食品原料。选留好的种苗以50株扎一把,放在潮湿处备栽。
天冬喜温暖的气候环境,过冷、过热都不利于生长。一般是选择土层深厚,保肥保水,耐力强,半阴半阳的油沙质土为好。将选好的土深耕细作后,按3尺开厢,种两行,即:排行1.2尺,窝距8寸至1尺开窝栽种。天冬行子的另一边(约1.8尺)可间种蔬菜等(但不能种高粱、棉花、红麻、南瓜等)作物。这样,既充分利用了土地,又能为刚栽种的天冬幼苗挡住强烈的阳光,利于天冬生长发育。
栽种天冬的窝深6寸左右,然后每亩按60挑左右的腐熟干杂肥施于窝底作底肥。栽种时必须做到苗正根伸,覆盖细土,再浇上清淡人粪水(每亩地100挑左右),然后再用细砂土盖至芽苞处即可。栽种后若没下雨,要勤浇水或淡肥水,确保成活。天冬栽下后,每年管理4次(第一年3次)。第一次4—5月;第二次6—7月;第三次9—10月;第四次翌年3—4月进行。给天冬施肥是结合除草松土进行的。中耕除草只能浅作(当年栽种的,第一次只能用手扯去草),然后每亩施入100挑较浓的人畜粪尿。以后每次铲草、松土1.5寸左右后都施入人畜粪尿(少用、不用化肥),以促使天冬多长块根,提高产量。天冬基本无虫害,鸡、鸭也不侵犯它,仅有少量的地老虎和白蚂蚁咬食天冬块根,致使块根空烂。发生时,注意防治。就能保证天冬正常生长,优质、高产,获得丰厚的回报。
联系电话:028-5246227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cbc9a30f6e5049083e97cc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