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标准化的战略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国农业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应对加入WTO 的新形势,从1999至2004年,我国把对国内外市场急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生产加工技术规范、检测检验方法标准的修订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在农业标准化意识培养、质量标准体系框架的建设和农业标准化实施范围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目前与WTO 原则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我国农业标化还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一是缺乏整体标准;二是缺乏配套体系;三是缺乏综合性研究;四是标准实施力度不够。之所以如此,其主要障碍是:一是小农经济的生产经营方式是基础性障碍;二是体制缺陷是关键性障碍;三是官本位思想是根本性障碍。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标准化工作,文章分析表明应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要借鉴新公共管理思想,加快标准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变。为此要确立标准管理部门的市场指导思想,建立农业标准化的绩效目标控制体系,强化农业标准管理活动的产出和结果,实现政府职能从管制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其次,要切实建立农业标准化的高效运营机制。为此要建立农业标准化修订工作新机制、农业标准化服务网络体系和农业标准化高效运营激励机制。
摘自《宏观经济研究》(京),2005.8.29~31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ccb759699f58c87440c5b9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