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丛矮病和黄矮病的区别与防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麦论文,区别论文,丛矮病论文,黄矮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陕西省小麦主产区小麦丛矮病和黄矮病越来越严重。据礼泉县农技站去年调查,这两种病发表面积达41%。对小麦生产危害极大,一般减产15%左右,严重的高达30%~40%。重发生的原因一是部分农民认识不到位,没有重视防治工作;二是部分农民科技素质低,对这两种病辨别不清;三是气候变暖有利于这两种病媒介繁殖。为了帮助广大农民对这两种病症的识别和掌握正确的防治方法,现将二者异同点和防治方法简述如下。
一、症状差异
1、矮化程度不同。丛矮病,病株矮化严重分蘖细而多,一般不能拔节;而黄矮病,病株矮化轻,有的不太明显。
2、发黄部位不同。丛矮病,首先是心叶表现黄白色,进一步发展形成绿黄相间条纹,叶片发黄较轻;而黄矮病,一般苗期基部叶片变黄,后期旗叶及其下部1~2片叶变黄,黄色多发生在叶端1/2~1/3处,其黄色较重有光泽。
3、抽穗能力不同。丛矮病,一般不能抽穗;而黄矮病,多数能抽穗但子粒秕粒重降低。
4、传播媒介不同。丛矮病传播媒介是灰飞虱;黄矮病传播媒介是蚜虫,以麦二叉蚜传播能力最强。
二、相同之处
1、二者都属虫传播病毒引起的病害。
2、发病时期均为秋季9~10月和翌年3~4月,为危害盛期。
三、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实行轮作倒茬,避免一个模式连年间作套种。
(2)清除田间、埂边杂草,减少虫源和病源。
(3)选用抗病耐病品种。
(4)适时迟播,使出土麦苗能够避过媒介虫体活动危害高峰期。
2.化学防治
(1)锌硫磷闷种。用种子重量0.2%~0.3%的锌硫磷乳剂,加10%的水稀释后,喷洒堆闷12小时,即可播种。
(2)药剂喷雾。抓住秋季和翌年3~4月两个危害高峰期,可用48%乐斯本1500倍液+10%吡虫啉3000~4000倍液的混合液,喷雾1~2次,均能防治飞虱和麦蚜,减少小麦丛矮病和黄矮病大发生。
联系电话:029-87345421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cf4a1882260df9bec10c7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