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猕猴桃溃疡病的感染途径_猕猴桃论文

猕猴桃溃疡病侵染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猕猴桃论文,途径论文,溃疡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是一种腐生性强,又能耐低温的细菌性病害,它的侵染传播具有隐蔽性(该病一般在侵染未流出菌脓前,很难发现,而一旦发现有菌脓流出,危害已经扩展蔓延),发生具有暴发性,危害具有毁灭性,是一种对猕猴桃产业最具威胁的危险性病害。它近距离传播主要靠风雨、灌溉水、昆虫、人为农事作业等,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种苗、枝条。树体侵染主要从伤口侵入。如猕猴桃采果后的果梗,修剪后的剪、锯口,树体受冻害部位的芽眼及枝干皮层裂缝,人为的机械损伤等都是该病菌入侵的主要渠道。由于该病害隐蔽性强,一般在侵染未流出菌脓前,很难发现,而一旦发现有菌脓流出,危害已经扩展蔓延。严重时造成死树毁园。当枝蔓有菌脓流出时,应及时检查处理,否则如遇降雨,菌脓(含病菌最多)随雨水快速传播侵染为害。

猕猴桃溃疡病症状及原因

主要症状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发病植株的感病部位先流出乳白色溢脓(群众称为流胶病),后逐渐氧化变黄,最后变成红褐色(俗称流锈水)。最后造成整枝整株死亡。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一般一年有两个发病高峰。第一次:在2月上、中旬(暖冬年份,最早从12月下旬)开始出现症状,随着气温的回升,到3月中下旬、4月上旬达到发病高峰。最后随着气温进一步升高,5月份开始减少(该病不耐高温,夏季处于自然休眠状态);第二次:8月底9月上中旬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以第一次发病最重,且易被发现治疗;第二次发病较轻,往往被忽视防治,从而造成下一年病害的大发生。

发病原因

经分析认为,2009年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原因:

1、2008年猕猴桃获得了大丰收,不少果农追求眼前利益,留果量过大,不少果园单产过高,产量达到5000千克以上,造成树势衰弱,抗病性差。

2、染病果园大部分管理粗放,预防措施不到位,只治不防,有机肥施用少,猕猴桃长势弱。部分果园树冠密闭,通透性能差,造成病虫滋生。

3、2008年为暖冬年份,加之无有效降雨,有利于病原物越冬。

4、部分猕猴桃果园违背果树生理延迟采收(个别果园在11月中、上旬才采收),造成树势衰弱。

5、2007、2008年猕猴桃产区溃疡病发生轻,果农放松了防治,溃疡病菌越冬基数较大。

联系电话:029-87345421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d19e27c91634e3c0cd754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