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探讨抗结核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易感因素论文_金蕊

金蕊(河南省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464000)

【摘要】目的 抗结核药物对肝损害报道很多,近几年报道无肝脏基础疾病病人发生率平均为9.5%,较2000 年报道14.5%有明显下降;有肝脏基础疾病的发生率报道不一,但均远高于无肝脏基础疾病发生率。最常见抗结核药物:异烟肼 利福平 吡嗪酰胺 乙胺丁醇 左氧氟沙星,丙硫异烟胺 等,几乎所有抗结核药物对肝有损害。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242-02一:损害对象分类1.无肝脏疾病2.乙肝标志物阳性患者3.除乙肝外病毒肝病4.血吸虫肝病5.酒精肝病6.脂肪肝7.肝囊肿8.肝血管瘤9.自身免疫性肝病二:损害表现(一):酶指标1.)重要指标:主要是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2.)分类:1 级:<1 倍(80 以内)2 级:2-3 倍(80-120)3 级:3-5 倍(120-200)4 级:5 倍以上(>200)(二):胆红素1)主要是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2)分类:1 级:<1 倍2 级1-2 倍3 级2-3 倍4 级>3 倍(三)酶和胆红素:见表:

五:损害程度(一)轻微:1.单纯酶升高,1 倍以内,无症状和其他异常[1]。

2.单纯胆红素升高,1 倍以内,无症状和其他异常。

(二):中度:1.单纯酶升高,2-3 倍以内,无症状和其他异常。

2.单纯胆红素升高,1-2 倍以内,无症状和其他异常。

3.酶和胆红素均升高1 倍以内,无症状和其他异常。

(三):重度:1.单纯酶升高,大于5 倍。

2.单纯酶升高,3-5 倍,同时有胃肠道症状如恶心或呕吐等。

3.单纯胆红素升高,大于3 倍。

4.单纯胆红素升高,1-3 倍,同时有胃肠道症状如恶心或呕吐等。

5.酶和胆红素同时升高2 倍以上,同时有胃肠道症状如恶心或呕吐等。

6.酶升高3 倍以上胆红素升高2 被以上[2]。

六:治疗原则(一)单纯酶升高

参考文献[1] 李洪智 . HBsAg 阳性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肝脏不良反应[J] . 中国实用医刊, 2011,38,(01):112[2] 伍勇 . 1 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用药监护[J]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20:122-123

论文作者:金蕊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7月第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4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d4d7981722ec84aabdda905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