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平菇立体高效栽培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效论文,栽培技术论文,大棚论文,平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苏滨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陈许业,具有20多年食用菌栽培经验,集菌种制作、食用菌栽培和技术研究推广于一体,全方位为菌农搞好服务,被当地称为“食用菌大王”。现将其大棚平菇立体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大棚建造。采用半地下式塑料大棚,长15~20米,宽5~7米,朝向因地形而定,平地下挖20~60厘米深,上面架塑料大棚。棚高2米左右,以人进去不碰头为宜,棚的四周留通气孔。
二、原料调配。选用无霉变的棉籽壳,每100公斤棉籽壳加石灰1~2公斤,用40%的多菌灵胶悬剂加水800倍液,将料拌匀,含水量60%左右。
三、装袋接种。塑料袋一般采用18~22厘米宽的塑料筒膜,长度45~50厘米。装料封口后,培养料实际长度30厘米左右。装料前用缝纫机空针在袋膜两头的1/3和2/3处,扎两道针眼作通气孔。将袋的一端扎紧当底,先放些菌种块,装到1/3袋时放一层菌种,2/3袋时再放一层菌种,菌种层与针眼相对,装满袋后压实,再在上面放些菌种,最后封口。
四、堆袋发菌。在发菌期,先不要过早放进大棚内,因大棚气温高,湿度大,透气性差,只利于后期现蕾出菇,不利早期菌丝生长,有时还会感染杂菌。接种后的菌袋先放在室内或遮荫处。如果播种过晚,棚内气温不太高时,也可在棚内发菌,只要注意通气降温即可。9月至10月中旬堆高以2~4层为宜,气温下降可适当增加。码放的菌袋要时常观察堆温,务必使料温保持在25℃以下;超过25℃应及时翻堆,降低堆温。也可用直径6毫米的钢筋,长60厘米,一头磨尖,从袋中心穿过,有利于补充袋内氧气,降低袋温。30天左右即可发好菌。
五、出菇期管理。将发好菌的菌袋移到大棚内。袋料的堆放,每行高1.2米,采菇走道60~70厘米。现蕾后将袋口薄膜向外翻卷,经常对地面、墙壁洒水,空间喷雾,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5%以上,袋内自身含水量可出一、二潮菇。此后用注水器向袋内补水,或在水池内浸泡补水后,还可出两潮菇,生物效率一般可达120~150%。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d907c08f1df535c49eb5d0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