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既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一种教学理念。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教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所谓“有效”,主要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1.课前三问。即在进行教学设计前,要考虑学生起点与状态、学科结构与特点、教师风格与特长。一问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确定一个合适的教学起点。二问学科特点和所授课的具体内容,确定一个合适的教学方法。三问教师各自个人的风格与特长,优化教学设计方案。
2.一课三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课三备是针对教与学的情况,充分发挥个人智慧与集体作用,让备课在三个不同的阶段中得以完善与升华,使教学得到最大的发挥空间,体现了集体备课的力量。
3.同课异构。这里所说的是同课异构是指同一课题,不同的教师上课,全组统一某一课题,各位教师通过自己精心的教学设计,形成课前预案,然后不急于形成合作方案,而是采用各自先上课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教学特色与设计思路,通过相互之间的听课,涉取彼此的亮点,从而引发智慧的碰撞。通过这种同课异构的备课组活动取长补短,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4.听课三环。即课前定目标、课中观细节、课后梳思想。课前定目标是指课堂教学要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一个合理的教学目标,这里的目标不仅是知识与技能上的目标,更要有学生发展性目标,包括情感、意志、心理、思维、创新等基本能力,这是教学目标的核心。
5.一课三思。一思做:即怎么教,怎么学,要认真构思,要有统筹的观点,包括知识的前后联系、重难点设计与呈现等,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教学资源;二思说:即能说出课堂教学设计的理念、背景,说出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体会、经验、不足,能有效地与自己、同伴、专家进行对话交流。三思写:即能有效地进行课堂反思,在会上课、会说课的基础上,理性梳理自己的教学经验,根据教学原理,写出教学日记、教学案例或经验文章。能做、能说、能写是每个教师应有的专业素养。
6.研课三步。即“教师个人反思—同伴研讨互助—领导专家引领”。教师个人的反思是教师走向学者型、研究型教师、远离平庸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是教师自我的对话。同伴互助是教师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分享经验、共同成长,没有同伴的研讨互助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尴尬境地,而领导专家的指导和引领,可以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先进的理念、思想方法,拓宽教师的视野。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三位一体的备课形式,是促进教师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和行为方式,三足鼎立、缺一不可。
论文作者:尹杰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12月总第29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d9d54bb03226ba4088d4d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