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灵寻防形芝因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畸灵寻防形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菌盖上卷。灵芝形成菌盖上卷的原因是持续高温(33℃以上)天气和二氧化碳浓度高引起。防治方法:1.精选品种。凡在海拔100米以下的地区应栽培耐高温的品种,如赤芝类的泰山赤芝、信洲、京大等,黑芝类的如G43~3、G43~4等品种。2.错开高温天气分化菌盖。灵芝从形成菌柄到分化菌盖约需20天,脱袋下土时应计算好当地进入高温夏季的具体日期,可提前或延后脱袋,以错开高温天气。3.勤揭膜通风。灵芝是一种耗氧型真菌,长期罩紧薄膜畦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也易引起菌盖上翻。为此,小棚薄膜应每天定时打开3~4次,促进气体交换,避免灵芝畸形。
二、菌盖下罩。形成菌盖下罩呈吊钟状多是因长期低温(20℃以下)和水分不足引起。防治方法:1.在气温
急骤变化时,应及时加厚荫棚的遮荫物,同时罩紧小拱棚薄膜,做好防寒保温工作,避免过大温差刺激菌盖。2.增加畦内保温物,一般在芝芽形成前可在畦面盖一层厚约1厘米的草木灰或稻草。这样,在低温天气下畦面有较好的防寒保温作用,促进菌盖舒展,同时还可提高灵芝产量。
三、鹿角芝。引起鹿角芝形成是因长期低温(18℃以下)和棚内光线过暗所至。防治方法:1.利用自然温度。脱袋覆土时间一般长江以南应安排在立夏前后,长江以北应安排在夏至前后。这样,芝蕾形成后,各地气温基本稳定在22℃以上,利于菌盖分化。2.调整荫棚透光度。灵芝是属喜光型真菌,适宜的光线刺激可促进菌盖分化。棚面的遮荫物可人为的弄稀或增密,透光度以25%~30%为好。
四、无柄芝。形成无柄芝除品种因素外,主要的还是光线过强和缺水引起。防治方法:1.调整光源请参照本文第三段第二小节。2.加强水分管理。灵芝的整个生长周期都需要大量的水分才能满足生长要求,除保持畦面泥土湿润外,还可向棚内四周吊挂湿麻袋,使棚内的空气温度达到85%~95%,促进芝柄顺利形成。
联系电话:0771-2627313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de360c92157d33477f2df0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