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诗派称谓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江西论文,称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西诗派作为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其所引起的争论也多。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中所列之人不皆是江西人,自宋至清,对于此派为何单以江西为名一直为人所怀疑与异议。南宋刘克庄即质疑道:“派中如陈后山,彭城人;韩子苍,陵阳人;潘邠老,黄州人;夏均父、二林,蕲人;晁叔用、江子之,开封人;李商老,南康人;祖可,京口人;高勉,京西人,非皆江西人也。当时如曾文清乃赣人,又与紫微公以诗往还,而不入派,不知紫微去取之意云何?当日无人以此叩之。”(《江西诗派总序》)清代张泰来也对此疑惑难解:“诗派独宗江西,惟江西得而有之,何以或产于扬,或产于兖,或产于豫,或产于荆梁,似风土又不得而限之矣。”(《江西诗社宗派图录序》)人们甚至因其名而怀疑此派的选择标准。
江西诗派之名,源于吕本中所作《江西诗社宗派图》,现存有关此图的最早记载是南宋初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从此书所述来看,《江西诗社宗派图》或江西诗派中之“江西”,并非谓地名,而是以地名指代人名,实指黄庭坚。据胡仔所言:“吕居仁近时以诗得名,自言传衣江西,尝作《宗派图》,自豫章以降,列陈师道、潘大临……合二十五人以为法嗣,谓其源流皆出豫章也。”“近时学诗者,率宗江西,然殊不知江西本亦学少陵者也。”
从这两则材料,特别是其中“江西本亦学少陵”、“江西平日语学者”等语可以看出,在此“江西”实非地名,而是指代黄庭坚。古时有用籍贯郡望称呼人的习惯,如以少陵称杜甫,以昌黎称韩愈,以宛陵称梅尧臣。黄庭坚先世本婺州金华人,其六世祖黄瞻南唐时知洪州分宁县,后遂居家于此。西汉初置豫章郡,洪州(今江西南昌)原即为豫章郡地,隋初罢郡改为洪州,后有所反复,宋平江南,定为洪州,属江南西路。黄庭坚既为江南西路豫章故郡人,故可以“豫章”,也可以“江西”指称黄庭坚。吕本中谓此派中人皆以黄庭坚为师,“虽体制或异,要皆所传者一”。南宋初李光亦曰:“近日吕居仁舍人作《江西诗社宗派序》,以鲁直(黄庭坚字)为宗主也。”当时人也普遍认为《江西诗社宗派图》中人以黄庭坚为共同的师法对象。其后,朱弁《风月堂诗话》、王若虚《滹南诗话》中,“江西”仍是指黄庭坚。简言之,所谓江西诗派,亦即以黄庭坚为宗主的诗派,而非谓江西诗人所组成的诗派,明乎此,因《江西诗社宗派图》中人不尽属江西而产生的疑问自可涣然冰释。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e204ab615fcff2457ac1b6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