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益虫”教育活动设计(大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益虫论文,教育活动论文,大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情况分析
平时,我看到班上的幼儿经常到田野、树林、花丛中或小河边捕捉自己喜爱的小昆虫,放在小纸盒、小玻璃瓶里,用小棒子敲打看小昆虫跳来跳去,直到这些昆虫死掉才停手。根据这一现象,我在班上开展了“保护益虫”的教育活动,有意识地组织幼儿观察昆虫的形态和习性,通过捕捉、分类、喂养等,让幼儿识别益虫和害虫,初步了解人类与益虫之间的关系,从而懂得要保护益虫,萌发幼儿探索科学的情感。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昆虫,分辨出益虫和害虫,知道益虫是人类的好朋友,从而懂得保护益虫。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图片、放昆虫的容器10个。
活动过程
活动一:捕捉昆虫
教师向幼儿提问:捕捉昆虫时应注意的事项。
然后组织幼儿到农田、树林、草丛捕捉一些常见的昆虫:蜻蜓、蜜蜂、蛾子、蚊子、七星瓢虫、蚜虫、螳螂、苍蝇,分别将同种的昆虫放在同一容器中,老师帮幼儿写上昆虫的名称,贴上标签,放到教室的自然角,引导幼儿观察识别各种昆虫。
活动二:分类
1.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将益虫和害虫分类放置(如有错误,教师暂时不予纠正)。
2.教师利用看图片、讲故事、做游戏等,让幼儿识别益虫和害虫,然后让幼儿自己将原来放错的昆虫挑选出来,重新归类。
例:螳螂被人们称为昆虫王国之虎,刚出世的小螳螂就能自行捕食蚊子、苍蝇等小昆虫,经过8—9次蜕皮,幼虫成为有翅的成年螳螂,捕食蜂、蝶、蝗虫等。从螳螂的食谱看,它是对人类有益的昆虫。它的前足活像一部“捕捉机”,平时举在胸前,装着貌似“祈祷”的样子,但只要有害虫经过,它的平和相貌立刻消失,前足甩出去,任何害虫在它面前都无法逃走。尽管螳螂的相貌不惹人喜爱,但为人类除了不少害虫,我们应保护它。
故事:“奇怪的‘病人’”
游戏:“蜻蜓和苍蝇”
活动三:喂养益虫
在幼儿正确辨别益虫和害虫的基础上,将捕捉到的害虫“苍蝇、蚊子、菜青虫(蚜虫)、蛾”放到装有益虫“螳螂、蜻蜓、瓢虫、蜜蜂”的容器中,让幼儿观察益虫是怎样捕捉害虫的。
小结:科学家掌握了虫吃虫的规律,找到了以虫治虫,征服害虫的方法。如:国家收集益虫的卵,藏着过冬,到春天放在害虫多的地方,以虫治虫,节省国家很多钱,而且没有污染,是消灭害虫的好方法。所以,我们小朋友平时要保护益虫,不能乱捕捉。
活动四:画昆虫
请幼儿把看到益虫捕捉害虫的情景画出来。
活动延伸
1.把幼儿的作品布置在墙上,让大家欣赏。
2.将捕捉来的益虫放回大自然,让它们去捉害虫、保庄稼。
3.引导幼儿观察、认识更多的益虫,增强幼儿保护益虫的意识。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e3e348fd23ef4a716377d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