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花卉放异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异彩论文,基因论文,花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科技工作者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许多绚丽多姿的珍贵花卉品种。它展示着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在花卉育种中的广阔前景。目前该技术在花卉上应用最多的有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改变花的颜色。世界上第一个操纵花色的基因是由德国科隆蒲朗克研究院分子育种所的科学家于1987年获得的玉米色素合成中的一个还原酶基因,导入矮牵牛花使它产生了一种新的颜色——砖红色。随后,荷兰科学家在红色矮牵牛花中,插入苯基乙烯酮合成酶的反酶基因,获得了白色的矮牵牛花及另一种新的色素,并用同一方法,将粉色菊变成了白色。北京大学植物基因工程国家实验室,利用矮牵牛花,首次在我国培育出了白色、紫色相间的基因花。
二是改变花的外形。同花色基因一样,生物育种学家已经找出控制花型性状的基因,并且已经分离构造出来,在矮牵牛花、金鱼草、牡丹、芍药等花卉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如英国已经查明一种单基因,能使金鱼草和兰花的花朵不再呈辐射状对称,从而具有特殊形状。利用基因工程改变花的形态,培育花形大且奇特的花卉新品种,让千姿百态的花卉丰富人们的生活,是高科技的又一重大贡献。
三是增强花的抗逆性。抗病、抗虫、抗冻、抗热、抗污染、抗除草剂的花卉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基因工程技术在这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最近几年已有多种基因被鉴定、分离,成功地移植到许多花卉上。我国科学家将抗IMV、CMV病毒的基因,导入到塘菖蒲的愈伤组织之中,获得了抗病毒基因植株,已在生产中应用。美国、日本、荷兰也已培育出切花菊抗病、抗虫的基因植株。
四是延长开花时间。牡丹雍容华贵,但花开花落只20天。我国园艺科技工作者应用生物基因工程技术,已使它的盆花货架寿命和切花瓶插时间显著延长,并能承受更长的运输时间。澳大利亚的一家实验室,将氨基环丙烷羚酸(ACC)氧化酶合成基因的反义基因导入香石竹,育成了保鲜期延长两倍,且抗衰老的香石竹新品系,为号称世界四大切花之一的香石竹增添了新种。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eabee7ecf5aed00b22af7d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