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第31栏:公益营销;利润还是利润?_公益营销论文

专栏31:公益营销;求益还是求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公益论文,专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公益营销是以关心人的生存发展、社会进步为出发点,借助公益活动与消费者沟通,在产生公益效益的同时,使消费者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产生偏好,在作购买决策时优先选择该企业的产品的一种营销行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自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就容易在公众中获得更高的信任度,这将形成一笔可观的无形资产,使其产品和服务对消费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在众多的酒业巨头企业看来,公益赞助既是表现企业社会责任的最好方式,也是赢得政府认同、打造企业品牌影响力的有效途径。而出色的商业化运作则使得公益赞助变成一种社会受益、企业有利的双赢行为,并使企业有动力不断进行循环投入。参照巨头们对公益赞助的成功运作中,企业要避免再出现“对社会有利,对企业无益”的结果,可以遵循以下的策略原则:

时机性原则:恰当的时机进行恰当的赞助。当社会出现重大事件或重大事故时,社会、媒体、民众对事件的关注度最高,如果企业能够在第一时间主动表态,必然可以引来更多注意力,也最能吸引媒体的报道。其最重要的并不在于投入的数量,而是能够预先抓住最适合的时机,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商业性原则:公益赞助必须策略先行。对于企业而言,公益赞助可能被视为一项企业营销行为,所以在执行公益赞助时必须视同企业其他营销行为一样,策略在前,预先将整个过程的每个步骤考虑周到,包括何时赞助、赞助多少、何时举行新闻发布会、是否邀请政府官员见证媒体宣传计划、如何执行等等。只有考虑充分,把握得当,才能使企业避免成为“无名英雄”,使结果朝着企业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长期性原则:将公益赞助视为企业一种商业战略。对于跨国企业而言,公益赞助是一项长期的商业策略行为:持续的投入与持续回报之间推动了他们有动力不断进行公益赞助,也是在这种前提下,跨国企业积累起深厚的品牌美誉度,也获得媒体持续的报道与关注。在企业实力允许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可以将公益赞助纳入企业战略的一部分,通过对某一公益项目持续性的赞助,最终获得政府、媒体的高度认可与持续关注。

公益营销已经发展到势在必行的阶段,不仅仅要破除观念上的保守,勇敢地将公益作为一场营销活动来做,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创新公益营销的形式,使企业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心理,让自己的“善行”得到应有的回报。在执行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铭记——利益是企业的生命,而中国的传统文化讲求集体、公益。所以,说的时候先公益后利益,做的时候先利益后公益,绝非虚伪,而是一种适合中国文化的营销策略。

(摘自《经理日报·中国糖酒周刊》2007.4.30)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f10170e2372491582fb6bcf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