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私营企业是否必须退出家庭制度?_家族企业论文

民企是否必须走出家族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企论文,家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家族企业是经济社会化的一个必然的长期阶段。有资料显示,目前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家族式经营的企业占到90%以上。在这些企业中,既有家庭作坊式企业或单一业主制企业,同时也有合伙制企业、共有制企业,甚至还出现了家族成员保持临界控制权的企业集团。

经济学的主流观点,常常把家族制企业作为一种落后的产业组织象征,把这种组织形式当作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受此影响,许多民营企业纷纷声称自己要走出家族制。其实,家族企业在竞争力方面是有优势的。

家族企业在世界各国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全球500强中,有175家为家族控制的企业。家族企业占GDP总数的比例:韩国48.2%;中国台湾61.6%;马来西亚67.2%;菲律宾和印尼,最大的10个家族企业占本国市值的一半;泰国和中国香港,5个最大家族体现了26%的市价总值;美国的家族企业创造了78%的就业机会,创造了全美GDP的50%。

证明家族企业存在的合理性,并不是说家族企业不需要改革。随着家族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原有家族管理机制的问题凸现出来。因此,就必须改革。但改革不能急于求成,应脚踏实地。在将现代企业制度引入家族制的过程中,既保留家族制,又淡化和提高家族制。

据了解,中国的家族企业逐渐出现三种行为取向:所有权家族化,经营层社会化、股权逐步公众化。而且值得注意的新动向是,中国民有企业和家族企业开始进入经济“禁地”,如金融、能源、矿产、公用事业、专用化学品等,并成为行业领袖。应该说,家族企业已经开始努力改变着自己,调整着企业的治理结构,显然,合理的治理结构才是家族企业永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f242fdf74e7d54d552ec84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