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波黑战犯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波黑论文,战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7月10日, 波黑多国稳定部队中的英国分队在塞族地区抓捕“战犯”,一位战时任警察局长的“战犯”因拒捕而被击毙,另一位塞族官员则来手就擒。这位名叫达杰卡的前警察局长被怀疑应对一次集中营屠杀负责,但上述二人均未被列入海牙国际法庭的战犯名单。
俄罗斯外交部就此事评论说:逮捕战争嫌疑犯应该由有关各方以及国际法庭联合作出决定,因此这是一次“鲁莽的突袭”。波黑政府也指责英军的行动是越权行为。
事后英军把尸体交还了塞族。有数千塞族人为前警察局长举行了烛光追思晚会。而塞族地区的穆斯林也举行了游行示威,以纪念在战争中死于塞族枪弹的亲人。抓捕战犯一事使各族之间又开始瞪大了血红的眼睛。
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开了由国际法庭来审判战争罪犯的先河。战犯最基本的定义是蓄意挑起侵略战争和屠杀无辜平民的人,但在波黑,人们对内战的记忆与言说至今仍然各持一端,因此谁是战犯,谁又是英雄和爱国者,并没有一个各方都接受的栽量。而事实更可能是:塞、穆、克三族都有战犯。
波黑内战制造了一个黑暗的时代,种族仇杀冤冤相报,绵绵不绝,普通百姓在了政客、野心家手中的筹码,甚至他们枉死的惨状和数量,也成了这些败类们手中的“政治资源”。这是一个人人自危的着了魔的国度,战争机器吞噬了20多万无辜的生灵,使270 多万人(即全国一半以上人口)流离失所。在炸死人最多的图兹拉市,人们常说在街上看到鬼魂出没。
在塞、穆、克族各自设立的集中营里都发生了什么?谁应该审判谁?“民族主义”这一神圣的字眼在这里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当然,战犯仍有大小重轻之分。因战争罪而受到国际法庭调查的卡拉季奇曾对新闻界说战后他将退出政坛,开一家心理诊所,“为人们治疗心灵创伤”。但他现在只好躲起来,有消息说他在做黑市买卖,他身边的人都成了富翁。
波黑内战上演了人性中的种种邪恶。不幸的各族平民“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而各族中的败类和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他们嘴里也喊着要“审判战犯”,把自己的孽债推得一干二净,把自己包装为“爱国者”和慈航普渡的“有良心的人”。人们期待着对波黑战犯问题进行更深入、更公正的调查和裁决。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f42114ed6bdfd3f71d25981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