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中药材市场日益萎缩的原因_中药材论文

中药材市场缘何日渐萧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药材论文,萧条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无论是家种药材还是野生药材,不管是传统的道地产区还是新建基地,在药材产新之季的那一幕药商云集、批量吞货的繁荣景象,近两年来已不再重现。那么,导致中药材市场萧条的因素有哪些呢?一是千篇一律低水平重复基地建设,已使部分药材供求严重失衡。当前国内中药材生产的增长速度严重超过需求的增长速度,中药材生产发展出现了结构性失调,千篇一律的低水平重复生产,造成多数药材供大于求。2000年全国药材种植面积在600万亩左右,已是供大于求。而近两年药材种植面积仍在持续增长。我国加入WTO后,中药材基地建设声势更是浩大:宁夏、甘肃、重庆、新疆等地都在建设或拟建设数十万、上百万亩的规模化基地,如此浩大的种植面积避免不了品种的重复生产。按照这样的发展态势,库存越积越多,市场消化困难,药商无力吞吐囤货,小贩望而却步,会令人心中油然而生“多了是草”的烂市余悸。

二是非道地药材阻碍中药材发展。如今不法之徒利用非道地药材或地方品种,大肆掺杂、冒充道地药材已是无孔不入。近几年的盲目引种,已使众多药材失去道地性,给道地药材的声誉蒙上了一层阴影。而这些失之道地的药材因价廉在市场上却能走动畅快,而道地药材因价格不能与非道地药材抗衡而走动呆滞,选不了药房的格斗柜。这种“占位性病变”,损害的不仅是我国道地药材的品牌,而且还严重阻碍了道地药材的健康发展。

三是出口形势依旧严峻和自身“消化功能”的障碍。我国中药材出口形势的被动地位得不到有效的改变,农药、重金属、微生物含量超标,一直使国药在国际市场上挺不起“脊梁”。在2001年秋季广交会上,中药材出口额在持续下降,出口中药材品种订单实现率不高,质量一直是制约中药走出国门的最大障碍。国内药材基地建设中对GAP、无公害等方面工作存在资金、技术、管理、服务、认证等问题。这种源头上长期存在的问题,是中药材走出国门步履维艰的症结所在。

联系电话:025-5408346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f499fe3cf631ed380feea4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