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ODI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_就业论文

ODI对我国的就业效应——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效应论文,面板论文,实证研究论文,数据模型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主要结论。本文利用我国29个省份2003-2010年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ODI的国内就业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第一,从全国来看,虽然静态面板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我国ODI对国内就业具有补充效应,但如果消除前期就业对本期就业的影响,动态面板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ODI对国内就业表现为替代效应。第二,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来看,高收入地区ODI对国内就业具有补充效应,中等收入地区ODI对国内就业具有替代效应,低收入地区ODI的就业效应不显著。第三,从不同教育水平地区来看,高教育水平地区ODI对国内就业产生补充效应,而中等教育水平和低教育水平地区ODI对国内就业表现为替代效应。第四,从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对ODI的就业弹性影响效果看,仅教育水平能直接影响ODI的就业弹性,经济发展水平不能显著影响ODI的就业弹性。

(二)政策启示。根据上述主要研究结论,我们发现:我国ODI对国内就业总体表现为替代效应,这主要是因为我国ODI是以到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型投资为主,缺乏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垂直型投资,因此从稳定就业角度来说,政府应该鼓励我国跨国企业整合全球产业链,到发达国家进行以建立营销网络或获取先进技术为目的的垂直型投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和不同教育水平地区ODI对国内的就业效应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各地区政府从稳定就业的角度出发制定ODI政策应该体现出差异性:高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和高教育水平地区应该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中、低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在短期内应该谨慎制定ODI的鼓励政策,即使从其他方面考虑(例如技术获取、资源获取、营销网络建设等)出台了相应的鼓励政策,也应该制定其他就业扶持政策,保障劳动者就业。中、低教育水平地区由于ODI对低技术工人的就业替代效应同样应该谨慎制定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政策,如果从其它方面考虑出台了相应的鼓励政策也应该重视对低技术工人就业的消极影响,出台就业保障政策。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f4b5f29f4553d6025c1bb5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