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诗183号;魏风183号;“鹌鹑”在切割檀香中作“雕刻”_文化论文

《诗#183;魏风#183;伐檀》中“鹑”当作“雕”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魏风论文,伐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伐檀》中与“鹑”相对应的是“貆”和“特”。“貆”“特”均为大兽,则与之相对的“鹑”如释为“鹌鹑”小鸟,则明显不类。鹑,《说文》作“”。《说文·鸟部》:“,雕也。”据段玉裁注、王念孙疏证和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雕》所言,鹑、雕为古今字,鹑亦写作,可作雕解。误释为“鹌鹑”大约是从孔颖达《毛诗正义》始。

最有说服力的还是对于诗之主旨的理解。鲁、齐、韩、毛四家略有不同。《鲁说》中之“小人在位食禄,悬珍奇,积百谷”尤值得我们注意。“悬珍奇”可解诗中“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特)(鹑)兮?”之意,如若是“鹌鹑”,恐怕还说不上是“珍奇”吧!只有大兽与大雕,才可当之无愧。又前曰“狩”、“猎”,也只有以大兽、大雕为对象,才讲得通。《鲁说》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即认为本诗是“魏国之女作也。”在女子心目中,勇武的男子是最为人羡慕的。能捕大兽,射猛禽,也成了勇武之人的代名词,后代诗文中亦常见此类语言。

另外,通览《诗经》,“鹑”字凡三见,另二处为《小雅·四月》和《鄘风·鹑之奔奔》。《小雅·四月》之“鹑”字,已明确作“雕”解。《鄘风·鹑之奔奔》为《左传·僖公五年》所引,王国维认为《鄘风·鹑之奔奔》中之“鹑”与《小雅·四月》中之“鹑”同义均作“”作“雕”解,其说甚确。因此,我们认为,《诗经》中三次出现的“鹑”,均可作“雕”解,这可使《魏风·伐檀》和《鄘风·鹑之奔奔》的意思得到正确的理解。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f61a88325457fb2919e63b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