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200433
1.急性脑梗塞早期诊断和预防
急性脑梗塞典型的脑血管疾病,影像学检查是急性脑梗塞临床诊断重要参考。为了更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急性脑梗塞,需要避免由于脑组织缺血而产生的不可逆损害,急性脑梗塞的早期诊断是十分重要的。其影响学检查方法包括CT和MRI检查,进而对急性脑梗塞早期予以准确的诊断,进而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防止其进展成为急性脑梗塞及其并发症。
2.急性脑梗塞早期诊断方法
CT扫描是急性脑梗塞的有效检查手段,并进行准确的诊断。CT扫描可以根据脑内低密度灶、致密动脉影以及局部脑组织肿胀等征象进行诊断。脑组织缺血性水肿是引起脑内相应区域内出现低密度灶的主要原因,是急性脑梗塞早期的重要特征;致密动脉影则是由于血栓或栓子密度较大,高于对侧和周围脑组织密度,衬托出大脑动脉当中的增高影,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局部脑组织肿胀在CT扫描中显示为轻度占位效应,病变区域细胞外出现水肿,脑沟消失、脑池以及脑室受压变形是局部脑组织肿胀的主要表现。CT扫描是急性脑梗塞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随着急性脑梗塞早期CT诊断的深入研究,从常规CT诊断,再到螺旋CT诊断的有效应用,消除了CT诊断影像当中的伪影问题,提升了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使急性脑梗塞早期诊断更为准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MRI检查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急性脑梗塞早期诊断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诊断和评价准确性高。常规MRI检查是根据脑内组织的氢质子密度,进而判断组织缺血和代谢障碍,寻找发生血管源性水肿的原因,并能够根据其发出的T1WI低信号和T2WI高信号,判断组织内游离水含量的变化。大脑中动脉完全闭塞,在MRI上能够显示出T2WI高信号所产生的缺血区局灶性高信号影,并根据其扩展情况,同时T1WI低信号影也会在MRI上予以呈现,进而准确判断缺血性水肿的实际情况,进而采取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当前,急性脑梗塞早期MRI诊断研究正在深入进行,弥散MRI、灌注MRI以及磁共振波谱分析(MRS)开始得以应用。利用弥散MRI检查分子弥散运动,更快的发现脑组织内缺血的情况,一般将其与常规MRI检查方法结合应用;灌注MRI则是一种快速成像技术,能够详细了解血流动力学变化和缺血后的脑组织内具体情况,在出现不可逆损害的梗死之前,做出完整、准确的诊断,进而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办法。MRS则是根据测定化学标志物,进而观察细胞代谢变化,进行急性脑梗塞早期诊断,灌注MRI以及磁共振波谱分析(MRS)方法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是未来MRI发展的重要方向,对急性脑梗塞早期MRI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讯作者:张文博
论文作者:夏士博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前沿》2016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6/8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fd46338e08e9d6e2dcaba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