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高危人群艾滋病、梅毒、肝炎感染及艾滋病认知情况调查研究]()
朱宏斌[1]2004年在《部分高危人群艾滋病、梅毒、肝炎感染及艾滋病认知情况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①获取马鞍山市吸毒者、性病门诊患者、孕妇、有偿供血者艾滋病、梅毒、丙肝、乙肝感染现状。②了解上述人群及马鞍山市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情况,为在上述人群中开展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①采用哨点...
![体外γ干扰素检测在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及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谢莉[1]2004年在《体外γ干扰素检测在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及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作为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诊断方法应用近一个世纪,但该方法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TBI)及结核病的诊断时则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近年来,体外γ干扰素(IFN-γ)检测方法对于L...
![HIV-1感染者免疫特征与耐药基因研究]()
吴楠楠[1]2018年在《江苏省部分地区HIV-1亚型及耐药突变的流行病学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与目的:我国主要流行的HIV-1亚型包括B/B'、01_AE、07_BC和08_BC亚型,在感染人群中所占比例超过90%,不同亚型呈现明显的区域、人群和时间上的差异。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能提高HI...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中白介素-7(IL-7)与T细胞表面标志研究]()
邹薇,吴南屏,沃健儿[1]2003年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中白介素—7(IL—7)与T细胞表面标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课题背景:白细胞介素-7(IL-7)是一类主要由非骨髓来源的基质细胞和上皮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在促进淋巴细胞,尤其是T淋巴细胞产生和发育成熟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若体内缺乏...
![我国HIV-1流行株膜蛋白V3环及侧翼序列基因氨基酸变异情况的研究]()
韩晓旭[1]2002年在《我国HIV-1流行株膜蛋白V3环及侧翼序列基因氨基酸变异情况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前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病原体,HIV感染/AIDS目前尚无法治愈,也无有效的疫苗预防。HIV感染流行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是其基因具有高度变异性。V3环基因变异与HAY-1的细...
![PPD对HIV复制的作用及其与细胞因子的关系]()
张蕴秀[1]2002年在《PPD对HIV复制的作用及其与细胞因子的关系》文中提出前言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目前对人类威胁最大的传染病之一。因HIV侵袭免疫系统,AIDS病人最终多因机会性感染而死亡。结核是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
![抗HIV-1单链抗体基因的表达及重组毒素的构建]()
王宏伟[1]2001年在《抗HIV-1单链抗体、重组毒素的制备与功能测定》文中研究指明从分泌抗HIV-1gp120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102中,提取出mRNA,在反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cDNA,经PCR扩增,分别获得抗HIV-1gp120蛋白单克隆抗体的轻、重链可变区基因V_L和V_H。在该基因中...
![逆转录病毒的逆转录过程]()
李晓军[1]2016年在《逆转录酶的功能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缺陷的一种病毒,该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同所有逆转录病毒一样含有两条基本相同的正链RNA作为基因组。逆转录病毒基因组的复制,是在逆转录酶(RT)的作用下,以病毒RNA基因组为模...
![HIV-1感染的PCR定量方法研究及HIV核心蛋白基因的结构分析和克隆]()
范雪莉[1]1996年在《HIV-1感染的PCR定量方法研究及HIV核心蛋白基因的结构分析和克隆》文中研究表明艾滋病的致病机理仍有许多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基因组的高度变异,耐药毒株的出现,给该病的治疗带来极大困难。截止目前为止,所有治疗手段的效果均不能令人满意。为客观地评价药物的治疗反应,探讨其致病...
![单链可变区抗体在HIV-1感染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标准化制备]()
张惠中[1]1997年在《单链可变区抗体在HIV-1感染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标准化制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单链可变区抗体(SingleChainAntibodyVariableRegionFragmentssFv)由完整抗体的可变区轻链(L_H)及可变区重链(V_H)组成,中间由一多肽链相连。近年...
![疟原虫与HIV的相互作用和关系]()
张昕彤,王继春[1]2016年在《疟原虫与病毒混合感染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疟疾是经媒介昆虫按蚊传播的寄生原虫感染性疾病,在疟疾流行区普遍存在疟原虫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的现象。引起混合感染的病原体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各种病毒。在疟原虫与病毒的混合感染中,以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共同感...
![艾滋病的靶向基因治疗]()
郝彦哲[1]2013年在《慢病毒介导siRNA和细胞内抗病毒因子对HIV抑制作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在全球蔓延,HIV感染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能够显著地改善AIDS患者的症状,但需要终身用药,药物带来累积性毒性,一旦药物治疗失败就会产生耐药性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