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宇明,李艳,刘冬梅[1]2003年在《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病中p15基因甲基化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文中指出p15基因位于染色体9p21,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其编码产物p15蛋白特异地抑制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46(CDK46),使细胞不能通过G1期和S期间的监测点,从而停留在G1期。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有高频率...
冯国和,赵桂珍,竹上勉,窦晓光,乔光彦[1]2002年在《乙脑病毒prME与E蛋白编码基因重组构建的DNA免疫试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乙脑病毒prME、E蛋白的体外表达特点,比较不同重组质粒所进行的DNA免疫效率。方法分别将乙脑病毒(JaGAr01株)prME、E蛋白编码基因(2001bp、150...
袁凤山,张坤,杨立新,王大会,尤春暖[1]2004年在《人胰岛素原基因胰外表达重组体的构建及鉴定》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构建胰外表达成熟胰岛素的重组体。方法:将人胰岛素原基因进行二处突变,突变后的胰岛素原基因与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重组并转染肝癌细胞。提取肝癌细胞基因组DNA,PCR方法鉴定人胰岛素原...
符幸涛[1]2007年在《实验室诱导志贺菌属耐喹诺酮类抗生素靶基因突变时序检测》文中研究表明志贺菌属细菌又称痢疾杆菌,是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它所引起的细菌性痢疾是一种全球流行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在全世界年病例数超过2亿,年死亡人数约60万人,其中2/3是儿童。尽管世界各国在菌痢防治上付出了巨大...
赵文军[1]2002年在《番茄环斑病毒及转基因产品的分子检测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番茄环斑病毒(tomatoringspotvirusToRSV)广泛分布于欧美,危害多种重要经济作物,严重者导致绝产,目前国内尚未发现,因此被我国列为一类检疫有害生物,应实施严格检疫。目前广泛应用的植物病毒检测方法为血清学...
吕山花[1]2002年在《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转基因作物及食品的检测是食品标识和法律实施所必需的。本研究以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为实验材料,进行检测方法研究。目的是为制定转基因大豆及豆粕的检测规程提供依据,为我国转基因产品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提供可行的检测方...
周国英[1]2002年在《松乳菇菌丝纯培养及其分离物的DNA指纹研究》文中指出松乳菇(Laclariusdeliciosus),又名美味松乳菇,系红乳菇科、乳菇属真菌。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独特,营养丰富,可食用也可药用,被视为山中珍品,市场上十分走俏。它与马尾松共生,是一种菌根食用菌,因有特殊的生态...
邱志群[1]2002年在《重庆市饮用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遗传毒性研究》文中认为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由各种途径汇集到水体的各种人工合成的有机物质。其中许多已经被证实即使在极其微量的情况下也可对机体产生诸如致突变、致癌、破坏生殖、干扰内分泌等危害。同时部分水中有机污染物具有高生物富集性与环境高滞留性,...
罗琛[1]2002年在《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进行胚胎种植前遗传学诊断的研究及初步临床应用》文中提出目的:1.建立安全、可行的胚胎活检方法;2.建立准确、可靠、稳定的可以应用于胚胎种植前遗传学诊断的FISH技术;3.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多元核发育而成的胚胎进行研究,分析多元核发育而成的胚胎染色体的异...
黄传钟[1]2007年在《大肠杆菌膜蛋白的亚蛋白质组学分析及其膜蛋白相关复合物研究》文中认为革兰氏阴性细菌的膜蛋白是细胞与外界自然环境相接触的最主要物质,在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细菌膜蛋白尤其是外膜蛋白的组成,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对与膜蛋白相关的复合物的研究则有助于我们...
王培林[1]2007年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的垂直传递及其突变与表达》文中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致,是一种难治性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是与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生关联的疾病。据统计,世界上约有3亿五千万人携带HBV,...
周美岑[1]2016年在《线粒体及其调控基因在糖脂异常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文中提出目的线粒体基因突变与线粒体DNA拷贝量减少共同参与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发生,线粒体DNA拷贝量减少在年龄相关退行性疾病-2型糖尿病发病中起到重要的驱动性作用。本研究将从线粒体单基因突变的线粒体糖尿病家系入手,结合2型糖尿病的...
谢冬[1]2013年在《肺癌表观遗传的临床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肺癌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NSCLC约占全部肺癌的80~85%。目前,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尽管近年来上述治疗措施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其复发率和病死率仍很高,总体疗效差,主要原因在于其发病、...
李冰,司勇锋,覃扬达,张政[1]2017年在《应用FQ-PCR技术测定鼻咽癌患者血浆EB病毒DNA定量分析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应用FQ-PCR技术测定鼻咽癌患者血浆中游离EB病毒DNA拷贝,探讨血浆EB病毒DNA定量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32例鼻咽癌患者,取其外周血样本,其中84例治疗...
左正宏,吴春旭,桂慕燕,陈元霖,洪满贤[1]2006年在《家蚕精子介导报告基因gfp和egfp转移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探讨家蚕精子介导基因转移技术能否有效地将外源基因导入并整合到家蚕基因组中,使之稳定遗传.分别进行了含gfp报告基因的pG350载体和含egfp报告基因的pMD-Fib-IE-EGFP...
张军宁[1]2001年在《内、外照射诱导DNA链断裂与修复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目前在临床上仍存在肿瘤放射抗拒性与正常组织晚发性反应两方面的问题。当今辐射诱导的DNA链断裂与修复和辐射诱导的细胞凋亡的研究提供了利用分子途径调节放射反应的可能性,已成为...
蔡文旋[1]2008年在《苏云金芽孢杆菌WB7几丁质酶定点突变研究》文中提出几丁质是由N-乙酰-D-氨基葡萄糖(NAG)以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直链状高分子生物多聚体,是昆虫表皮、骨骼及中肠围食膜的组成成分。几丁质酶可催化降解几丁质的β-1,4糖苷键,破坏昆虫围食膜并干扰昆虫的生长发育,所以引起...
张党权[1]2001年在《香榧主要栽培品种的RAPD分子鉴别》文中认为香榧(Torreyagrandis)为我国特有的珍贵多用途经济树种,其种子为着名的干果,全身都是宝,经济价值非常高。香榧是我国近年来发展最快、经济效益最好的经济林树种之一,优良无性系品种越来越多。但由于良种枝条和苗木的缺乏,一些不...
于文强,孙秉中,柴玉波,赵忠良,刘雪松[1]2003年在《不同锑剂对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凋亡诱导作用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不同锑剂对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NB4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的比较,力求找到有效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锑剂药物.方法:采用细胞生长曲线、形态学及NBT(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试验判定...
李立[1]2001年在《Fhit基因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癌变发生发展中的异常改变及其作用机制》文中研究指明肺癌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死亡原因,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明显上升。肺癌组织3号染色体短臂的片段缺失是肺支气管癌变过程中的早期事件。Fhit基因定位于3p14.2,它的异常改变常见于多种上皮来源的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