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卵巢癌化疗耐药机制的研究

    卵巢癌化疗耐药机制的研究

    韦德华[1]2016年在《p53、线粒体基因多态性与二甲双胍辅助卵巢癌化疗增敏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卵巢癌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不易发现,造成临床上发现时多为中晚期,并且在化疗过程中一线化疗药物紫杉醇联合卡铂产生的继发耐药时常发生,使得卵巢癌患者的5年生存期较短。在一线化疗药物耐药的情况下,如...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7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7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陈刚,陈懂明,张林[1]2005年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7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文中认为目的:检测p7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32例正常肺组织中p73蛋白的表达。结果:肺癌中阳性表达56例(65.9%),...
  • 淋巴瘤、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与人类疱疹病毒8的相关性研究

    淋巴瘤、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与人类疱疹病毒8的相关性研究

    于锦香,翟明,李艳,卢香兰[1]2004年在《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中人类疱疹病毒8的检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淋巴瘤、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人类疱疹病毒8(HHV-8)DNA的检测,探讨HHV-8与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相关性。方法:用KS1/KS2引物对做PCR扩增以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
  • 腺病毒介导的转自杀基因抑制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实验研究

    腺病毒介导的转自杀基因抑制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实验研究

    罗涛[1]2002年在《腺病毒介导的转自杀基因抑制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动脉粥样硬化常导致心血管和肢体血管狭窄或闭塞,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自体静脉移植,重建动脉循环通路,是经典的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地减轻症状、延长生命。但是静脉移植物在术后易形成新生内膜,使...
  • 阿克拉霉素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株(RAEB型)细胞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阿克拉霉素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株(RAEB型)细胞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熊红[1]2003年在《阿克拉霉素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株(RAEB型)细胞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文中指出众所周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难治,尤其是高危MDS。原因可能与MDS恶性克隆对药物作用的敏感性降低有关。目前,MDS的治疗目的是消除或减...
  • 血液端粒酶活性检测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性研究

    血液端粒酶活性检测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性研究

    胡坚[1]2003年在《血液端粒酶活性检测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背景端粒酶(telomerase)是RNA依赖的一种特殊的DNA多聚酶,为核糖核蛋白复合物(RNP),它能以自身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端粒DNA序列(TEL)并添加至染色体末端,以补偿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末端的缩短,使...
  • 益气补肾方药对荷瘤小鼠化疗的减毒作用

    益气补肾方药对荷瘤小鼠化疗的减毒作用

    李杰[1]2003年在《益气补肾方药对荷瘤小鼠化疗的减毒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肿瘤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全世界每年死于恶性肿瘤的人约有700多万。目前,临床上治疗肿瘤的常规疗法(手术、化疗、放疗)已能使近半数的恶性肿瘤患者得到治愈。但化疗或放疗会导致多种毒副作用,例如:骨髓抑制...
  • 全反式维甲酸对培养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及CyclinA, P16表达的影响

    全反式维甲酸对培养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及CyclinA, P16表达的影响

    刘庆生,王小奇,蔡丹莉,叶彬,来丽群[1]2013年在《益气活血法对胃癌前病变大鼠NF-κB、cyclinD1和p16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对胃癌前病变大鼠NF-κB、cyclinD1和p16表达的影响。方法: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和造模组56只,采用以MNNG损...
  • DCP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DCP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舒国顺[1]2003年在《DCP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实验与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DCP对肝癌的诊断价值已较肯定,国外已将其作为肝癌的临床检测指标,我国肝癌的致病因素与国外有差异,国内对DCP的研究极少。目的:探讨DCP在我国以HBV为主要致病因素的肝癌病人的诊断价值以及与肝癌病人临床特征的关系...
  • CYCLIN E和P27在人脑星形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和意义

    CYCLIN E和P27在人脑星形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和意义

    骆叶[1]2007年在《小檗碱抑制肿瘤细胞CyclinD1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中国乃至世界仍居高不下,它不仅给患者本人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同时也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寻求安全、有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一直受到国内外医药界专家学者...
  •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在大肠癌中的表达研究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在大肠癌中的表达研究

    谷建斌[1]2003年在《基质金属蛋白酶及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在大肠癌中的表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大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大肠癌患者虽可经过手术,化疗、放疗及其它综合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但资料显示,约有30%的患者仍在五年内死于复发和远处转移。因此,研究和探讨...
  • AML患者MMP-2,MMP-9基因表达的预后意义及其与VEGF相关性的分析

    AML患者MMP-2,MMP-9基因表达的预后意义及其与VEGF相关性的分析

    章静茹[1]2013年在《Notch/Dll4和VEGF信号通路在急性髓性白血病血管新生中的交互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Notch/D114和VEGF信号通路在急性髓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背景:血管新生是指在原有血管基础上芽生出新的血管、广泛重建后形成稳定血管网络的复杂过程,在实...
  • P16、CyclinD1蛋白在子宫肉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P16、CyclinD1蛋白在子宫肉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王成书[1]2003年在《P16、CyclinD1蛋白在子宫肉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肿瘤抑制基因P16与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在子宫肉瘤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子宫肉瘤中蛋白表达的意义,以揭示子宫肉瘤的发病机制并为其早期诊治提供线索。方法:将索取的子宫肉瘤蜡块标本经本院病理科...
  • 成人急性白血病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分型的临床研究

    成人急性白血病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分型的临床研究

    王晓莉,许家辉,温美琨,王国祥,陈世林[1]1995年在《35例成人急性白血病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分型诊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报告35例成人急性白血病(AL)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MIC)检查,结果表明血细胞形态学包括细胞化学符合MIC分型达91.43%(32例),单克隆抗体(Mc...
  • 细胞生长分化标志分子在HPV感染中的免疫组化研究

    细胞生长分化标志分子在HPV感染中的免疫组化研究

    訾绍霞[1]2003年在《细胞生长分化标志分子在HPV感染中的免疫组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HPV感染引起的疣类病变中角蛋白10(keratin10)、角蛋白17(keratin17)、角蛋白16(keratin16)、角质形成细胞转谷酰胺酶(Transglutaminaseofkeratino...
  • 氧化铁磁性纳米转运体系的研制及其在体内外基因转运中的应用

    氧化铁磁性纳米转运体系的研制及其在体内外基因转运中的应用

    向娟娟[1]2003年在《氧化铁磁性纳米转运体系的研制及其在体内外基因转运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因治疗在恶性肿瘤治疗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有望成为化疗、放疗和手术治疗之后的又一常规治疗手段。高效的基因转移和基因的表达是基因治疗的关键技术。目前的基因载体包括多聚阳离子聚合物、脂质体及其衍生物...
  • 急性白血病患者2号染色体错配修复基因连锁微卫星不稳定性研究

    急性白血病患者2号染色体错配修复基因连锁微卫星不稳定性研究

    任志华[1]2003年在《急性白血病患者2号染色体错配修复基因连锁微卫星不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2号染色体错配修复基因连锁微卫星的不稳定性改变,以推断错配修复基因突变、缺失变化对于急性白血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选取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及口腔黏膜细胞标本各53例,其中急...
  • 自体输血与少白细胞异体输血对肿瘤手术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自体输血与少白细胞异体输血对肿瘤手术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董河[1]2003年在《自体输血与少白细胞异体输血对肿瘤手术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与目的我们前期已经报道,异体添加剂红细胞输血(组A)与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式自体输血(组B)相比,组A对肿瘤手术病人免疫抑制重且免疫抑制时间长(术后第一天,两组病人的CD3~+T细胞,CD4~+T细胞...
  • 口腔鳞癌VEGF及PCNA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口腔鳞癌VEGF及PCNA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成洲[1]2003年在《口腔鳞癌VEGF及PCNA表达及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运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VEGF、PCNA在口腔鳞癌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探讨这两种细胞因子在口腔鳞癌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收集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1999-2001年手术后石蜡包埋的原...
  • 低剂量辐射联合环磷酰胺对肿瘤细胞凋亡、细胞周期以及骨髓增殖的影响

    低剂量辐射联合环磷酰胺对肿瘤细胞凋亡、细胞周期以及骨髓增殖的影响

    于洪升,费从合,沈方臻,梁军[1]2004年在《低剂量辐射联合环磷酰胺对肿瘤细胞凋亡、细胞周期以及骨髓增殖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低剂量辐射联合环磷酰胺对小鼠移植肿瘤细胞的凋亡、细胞周期以及骨髓增殖的影响。方法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荷瘤对照组(假照组)、低剂量照射组(LDR组)、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