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证人证言的审查判断]()
周成泓[1]2006年在《论民事诉讼证人证言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证人证言是一种重要的诉讼证据。但在我国,由于证人出庭率很低,致使证言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庭审制度功能的发挥,成为我国审判方法改革的一个瓶颈。因此,对证人证言调查制度进行研究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论文的立场和主要论点是:...
![完善我国民事证明责任制度]()
丁宇翔[1]2017年在《返还原物请求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司法实践中,返还原物请求权诉讼存在案由与裁判依据脱节、案由与裁判内容脱节、证明被告现时占有标的物困难、财产保全措施不到位等诸多问题。这就倒逼我们认真思考返还原物请求权的理论问题,并通过理论反哺实践。从法理上看,返还原物请求权是物权人...
![抢劫罪适用中若干问题研究]()
刘涵[1]2008年在《抢劫罪加重情节的认定问题》文中研究表明抢劫罪是一种侵犯公民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的复杂刑事犯罪,我国一直把抢劫罪作为刑法理论研究的重点。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典对抢劫罪作了修改,主要是将1979年刑法有关抢劫罪中规定的“情节严重”细化为八种具体加重情节,增强了可操作性,使司法实践...
![民事诉讼程序公正之研究]()
江涛[1]2011年在《民事诉讼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转型,传统型与新型社会纠纷迭加涌向法院,造成我国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数量不断攀升。据统计,全国各级法院2010年受理的一审民事案件达609万余件,已逾1978年30万件的约20倍,并且尚保持不断增长势头。...
![论美国侵权法上的精神损害赔偿]()
张平[1]2003年在《论美国侵权法上的精神损害赔偿》文中研究说明在美国的法律制度中,侵权是一种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不法行为"(wrong),加害人须对受害者承担民事责任。加害人对受害人的赔偿常常包括精神损害的赔偿。本文分五部分阐述了美国侵权法上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文章的第一部分介...
![论我国毒品犯罪的死刑适用]()
刘伟[1]2016年在《毒品犯罪的死刑适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毒品犯罪不仅危害人们身体健康,而且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世界各国(地区)都严厉打击的犯罪行为。不少国家(地区)甚至不惜“痛下杀手”动用死刑来惩处“罪大恶极”的毒品犯罪分子。但随着世界人权事业的发展以及我国近年来“慎刑、少杀、慎杀”刑...
![西方司法的理念与运作——兼谈对我国司法改革的启示]()
王栋[1]2001年在《西方司法的理念与运作——兼谈对我国司法改革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可见司法改革对于我们现今社会控制方式的重要性。通过不断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法律法规不...
![亲告罪问题研究]()
徐方桥[1]2007年在《亲告罪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亲告罪,同非亲告罪相对应,是依据追诉形式对犯罪所做的一个基本分类,具有重要的立法价值。亲告罪在许多国家的刑事立法中都有较为完备的规定,但我国的相关规定却过于简约,且相关理论研究不足,以致不能充分发挥该类犯罪设立的功效。其实,代表公权力的刑法与代表...
![论行政机关与行政主体——兼论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的确认规则]()
刘远[1]2009年在《论行政诉讼被告的确认规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被老百姓称为“民告官的法”——《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已经有20个年头了,它的颁布施行对于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中国的行政法治建设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是,贡献并不能掩盖这部法的不足之处。行政诉...
![破产程序的启动机制研究]()
冯德杰[1]2018年在《执行转破产制度视角下我国破产程序的启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破产法规范了企业法人在市场经济中的退出机制,现实中很多企业处于停止经营或者被吊销的状态,虽然具备破产原因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未通过破产途径正常退出市场,因而导致了实践中许多以其为被执行人的案件由于执行不能而中止堆积在执行...
![家事审判制度研究]()
王德新[1]2018年在《家事审判改革的理念革新与路径调适》文中研究说明家事审判是以婚姻家庭案件为审判对象,以相应的诉讼程序、非讼程序和审判机构的组成和运作为主要内容的法院审判活动和机制。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一方面以财产案件的审判为本位塑造了民事诉讼的理念和制度,另一方面家事审判长期依附和...
![论民事举证责任分配]()
高芳[1]2003年在《论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事举证责任制度是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核心部分,它的建立和明确对于当事人正确行使诉权,有效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及法院公正合理地作出裁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现行的举证责任制度存在规定不完善、可操作性差等不足之处。本文探讨的核心内...
![民事诉讼效益论]()
谢夏影[1]2014年在《论民事诉讼程序价值间的关系》文中指出为了适应民事诉讼理论的发展和司法实践的客观需要,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2年对我国《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订,民事诉讼程序价值间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允分体现。本文试图结合对民事诉讼程序价值及其相互间关系的探讨,就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的进...
![论诉讼证明标准]()
汪静[1]2007年在《试析民事诉讼证明标准》文中研究指明“标准不仅决定了我们对一个事物的批评,而且决定了我们对这个事物的理解,甚至决定了这个事物的存在,或者说,标准使我们有理由确定一个事物的存在情况。”而在证据法中,证明标准是裁判的尺度,是证据法中的核心和灵魂。我国学者毕玉谦曾指出:“多年来,证明...
![刑事诉讼一事不再理原则研究]()
马蓓蕾[1]2006年在《刑事诉讼一事不再理原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刑事诉讼追求的是由多个价值目标融合而成的价值目标体系,是一个涉及多种利益和价值的冲突解决过程,必须要协调和平衡好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关系。一事不再理原则通过对实体真实这一价值目标的合理抑制,彰显人权保障的内涵,使程序的内在价值和诉...
![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若干问题思考]()
李澄[1]2004年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解决因犯罪行为引起的民事责任问题,我国采取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立法模式。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已成为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年来该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引发了学术界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争论,有的学者提出废除刑...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吴章发[1]2008年在《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民主与法制的进步,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有关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法律规定相对简单、内容含糊、疑问较多,在实践中不易操作、被害人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的问题日益突出。理论界也引发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性质、价值及范围...
![行政诉讼证据制度之检讨]()
李红枫[1]2001年在《行政诉讼证据制度之检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证据制度是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建立行政诉讼制度以来,在行政法制建设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这对于保障公民权利,促进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当前行政诉讼制度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笔者认为,当前行政诉...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确认标准研究]()
谈俊[1]2006年在《无独立请求权第叁人制度的重构》文中指出无独立请求权第叁人制度有利于维护当事人和第叁人的权益,有利于法院对案件的公正裁判,是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但是我国的无独立请求权第叁人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无法实现该制度设立的预期目的。因此,本文从社会实践出发,以诉的理论为基点,合理借...
![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基本构想]()
史建兵[1]2001年在《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基本构想》文中认为法律援助是国家以法律化、制度化的形式,为经济困难或者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或者减费的法律帮助,以保障其社会基本权利得以实现的一项法律制度。它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司法救济制度。从本质上讲,法律援助制度是公民应该享有的社会权利,是国家应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