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化分工视角下当代产业集群演进的研究——一种理论与实证分析

    专业化分工视角下当代产业集群演进的研究——一种理论与实证分析

    董赟[1]2004年在《专业化分工视角下当代产业集群演进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代的国际经济竞争是产业集群的竞争。产业集群不仅构成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还常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之所在。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集群的发展变化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国际竞争力...
  • 基于跨国公司FDI的地方企业集群及其演进研究

    基于跨国公司FDI的地方企业集群及其演进研究

    王莹[1]2004年在《基于跨国公司FDI的地方企业集群及其演进研究》文中提出经济的全球化及区域化这一对对立统一的发展趋势愈发凸显了跨国公司与地方企业集群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地方企业集群中跨国公司的进入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方面,地方企业集群在跨国公司FDI的区位选择战略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跨...
  • 企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互动关系研究

    企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互动关系研究

    张响东[1]2004年在《企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互动关系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围绕当前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热点问题——企业创新发展展开讨论,文中将企业创新系统归集为由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制度创新两大子系统组成,两者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推动和影响着企业的创新发展。文章首先从系统的视角对企业...
  • 苏南台资产业结构的实证研究

    苏南台资产业结构的实证研究

    范军军[1]2003年在《苏南台资产业结构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苏南目前是台商投资最热门的区域之一,台资对苏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台湾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向祖国大陆的转移,接着对苏南台资产业结构的演进、现状、发展趋势及对苏南经济的发展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对台资产业集聚...
  • 以制造业为突破口发展中国电子商务

    以制造业为突破口发展中国电子商务

    喻硕丰[1]2003年在《以制造业为突破口发展中国电子商务》文中研究说明电子商务,这种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上从事商业活动的经营发式,正在对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某些方面,已经让人联想起历史上蒸汽机和电灯的发明。而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发展的速度,却远远超过了蒸汽机、电以及人类历史...
  • 软件产业集聚化发展研究

    软件产业集聚化发展研究

    胡永亮[1]2003年在《软件产业集聚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软件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各个国家地区都采取措施大力发展软件产业,然而获得成功的只有少数。这一事实表明:软件产业的发展具有自身的规律,其发展模式是从软件产业的自身特征中内生出来的。本文试以产业集聚理论和软件产业特征的经济学分析为基础,...
  •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安全战略的选择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安全战略的选择

    白小伟[1]2003年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安全战略的选择》文中指出国家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当然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安全的延伸和发展,在政治、军事和经济这叁个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当中,经济安全发挥着根本性的基础作用。国家经济安全包括两个基本层面,一是“安全”层面——这主要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对外”定...
  • 竞争优势及其演变路径——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分析框架

    竞争优势及其演变路径——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分析框架

    陈秋云[1]2003年在《竞争优势及其演变路径》文中认为比较优势是解释国际竞争力的传统主流理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尤其是生产要素在世界市场上流动异常频繁和迅速的今天,比较优势对国际竞争力的解释力下降了,而竞争优势显示出很强的解释力。竞争优势是怎样增强国际竞争力呢?在一个产品周期内竞争优势会发生怎样...
  • 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研究

    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研究

    张海英[1]2014年在《高等教育合作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综合应用系统学、经济学、管理学、计量经济学、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理论分析高等教育合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作用机制,实证研究两者之间的静态与动态关系,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如下:1.定性分析高等教育合作与经济发展的互动作...
  • 员工的可持续发展——关于高新技术企业员工能力开发问题的研究

    员工的可持续发展——关于高新技术企业员工能力开发问题的研究

    刘炬[1]2003年在《员工的可持续发展》文中研究指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理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企业长期追求的目标,人的可持续发展是个人成长和进步的需要。这叁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人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面对经济全球化、知识化的巨大挑战,面对...
  • 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跨国技术联盟的组织模式研究

    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跨国技术联盟的组织模式研究

    王晓靖[1]2003年在《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跨国技术联盟的组织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兴起及在华政策的改变,提供了一个国内企业与之合作的大好机会。与此同时,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高新技术企业将成为主导21世纪经济的生力军,其作为技术创新的载体拥有发展战略联盟的动机与条件。首先我们通过国家...
  •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分析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分析

    江激宇[1]2005年在《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以及由此造成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问题一直是理论界经久不衰的热点问题,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然而,以往关于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多数是从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的要素报酬递减规律、完全竞争的假设出发,认为区域经济增长源...
  • 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政策研究

    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政策研究

    胡明铭[1]2006年在《区域创新系统评价及发展模式与政策研究》文中提出如何建立和完善区域创新系统是当前摆在我国学术界和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理论与实践课题。论文试图通过对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深入研究以及国内外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全面考察,探索合乎中国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特征和要求的区域创新系统建...
  • 区域产业生态理论及应用研究

    区域产业生态理论及应用研究

    郝刚[1]2002年在《区域产业生态理论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点在于推动区域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分析与评价区域产业是区域政府日益关心的课题,它是产业发展战略的决策基础。但是区域产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它存在什么样的运行机制?对此的理论研究并不多见。本文试图用生态眼光,分析和评价区...
  • 区域产业投资结构优化与河北省实证分析

    区域产业投资结构优化与河北省实证分析

    张永开[1]2002年在《区域产业投资结构优化与河北省实证分析》文中提出产业投资结构优化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同时也会影响区域国民经济的运行效果。本论文在查阅和整理大量国内外有关产业投资结构研究文献的基础...
  • 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经济学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经济学研究

    刘伟丽[1]2002年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经济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试图从全球化的新视角来分析发展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影响着发展经济学的发展进程与走向;同时发展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的指导意义,加速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
  • 财政政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财政政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来志斌[1]2007年在《中国区域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是始终存在的。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还是办学质量,区域差异总体上均呈扩大趋势。近几年来,办学质量的差异扩大趋势更为明显。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既表现在东、中、西叁大地...
  • 粤港“前店后厂”经济合作模式的交易费用分析

    粤港“前店后厂”经济合作模式的交易费用分析

    侯广辉[1]2002年在《粤港“前店后厂”经济合作模式的交易费用分析》文中提出“前店后厂”模式是粤港经济合作中占主导地位的合作模式。以前有关的文献大多根据生产成本的比较优势理论进行研究,而忽视了合作中的交易费用分析。本文试从交易费用的角度,把“前店后厂”模式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式来分析,着重于揭示交易...
  • 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集群和中国发展高新技术园区的对策分析

    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集群和中国发展高新技术园区的对策分析

    李超[1]2002年在《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集群和中国发展高新技术园区的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高新技术园区是二十世纪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最重要的创举。180年代以后,全球兴起了一股建设高新技术园区的热潮。可以说,“硅谷”是人类创造的一个奇迹,而我国为了抓住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各级政府也纷纷兴办...
  • 我国地区间产业结构协调问题研究

    我国地区间产业结构协调问题研究

    李晓欣[1]2015年在《京津冀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的统计研究》文中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当前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的重大国家战略。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在经济理论指导下,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创新性改革与实践。它突破了原有的、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的常规区域发展模式,以更着眼于未来可持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