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贞全[1]2002年在《民国广东基督教会的发展及其社会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是广东基督教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本文通过对大量史料的搜集和整理,系统地探讨了该时期广东基督教会的发展状况及其活动的社会影响,并纵深分析了教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地方性特点以及教会与当时社会的互动关系。民初是广东基督...
邓绍根[1]2001年在《《万国公报》传播近代科技文化之研究》文中提出《万国公报》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近代来华传教士举办的时间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中文期刊。本文以《万国公报》传播近代科技文化为研究对象,简单叙述《万国公报》的历史沿革和内容、发行等概况。论述《万国公报》传播近...
靳环宇[1]2001年在《传统背离与现实互动:基督教在近代湖南的处境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将外国传教士与中国知识分子放在一个论域之中,来研究基督教会在近代中国的生存处境,这是学术界应该致力而又显不足的地方。本文即以湖南区域为个案,从事于该项研究。文章分引言、第一章、第二章、结论四部分。引言部分,阐明了...
李颖[1]2000年在《马戈尔尼使团及其访华失败的原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戈尔尼是第一个访问中国的英国使臣。当时的英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经济上实行资本主义,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走上了一条资本主义扩张的道路。英国以纺织业为主导的工业有了巨大发展,需要广阔的国外市场。中国当时仍处在康乾盛世,经济上...
罗兰桂[1]2000年在《清朝前期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及清政府对天主教的政策》文中认为天主教自明末传入中国,并得以迅速发展。到了清初,由于顺治、康熙的容教政策更进一步发展,在康熙末年达到最高峰。但在康熙末年由于中国礼仪之争的爆发,康熙开始对之采取禁教措施,到雍正、乾隆、嘉庆朝禁教越来越严,中国天主教遭...
綦亮[1]2013年在《弗·伍尔夫小说中的民族身份认同主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认为,在特殊时代背景以及自身性别和种族身份的综合作用下,弗吉尼亚·伍尔夫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与全球化语境下的后殖民作家、移民和流散作家相类似的民族身份认同情结和困惑。与福斯特和劳伦斯等男性现代主义作家一...
陈珺[1]2000年在《传教士与晚清女学》文中研究指明西方国家与近代中国的关系,主要是侵略与被侵略的关系,西方传教士的活动也在这一大氛围下具体展开。如何正确认识传教士与晚清女学的关系,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国学习西方、从传统迈向近代的历程。本文分四个部分论述传教士与晚清女学的关系。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