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宜昌443000)【摘要】目的:研究宜昌胡颓子根的抑菌作用,初步探讨其可能的药理活性。方法:用纸片法和平板涂布法研究宜昌胡颓子根的醇提物对5种供试菌的...
安徽省儿童医院合肥250001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疑似泌尿系统感染患儿尿液进行分离培...
尚杰[1]2004年在《survivin、VEGF和CD34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与目的: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预后较差。近年来,中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城市发病显着高于农村。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细胞凋亡和增殖失衡、肿瘤诱导的...
王万里[1]2004年在《上皮钙黏附素、β-连环素、黏着斑激酶在大肠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近20年来,我国该病发病率上升趋势十分明显。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复杂过程,涉及到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细胞黏附的改变及蛋白...
谷建斌[1]2003年在《基质金属蛋白酶及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在大肠癌中的表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大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大肠癌患者虽可经过手术,化疗、放疗及其它综合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但资料显示,约有30%的患者仍在五年内死于复发和远处转移。因此,研究和探讨...
张玲[1]2008年在《产ESBLs腹泻病原菌的耐药性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文中指出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德国发现第一例产ESBLs(Extend-Spectrumβ-Lactamases,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克雷伯菌以来,在全球各地不断有ESBLs报道。革兰阴性杆菌是导致感染的最重要病原菌,过去的...
严亚贤[1]2003年在《大肠杆菌VT噬菌体的特征及其受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肠杆菌O157:H7是一种致病力很强的肠道致病菌,主要引起人和动物的出血性肠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而致较高的死亡率,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关注。尽管O157的高致病力的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已确定该菌的重要毒力因子之一是志贺毒素(...
王劲松[1]2002年在《KAI1基因在人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KAI1基因在人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转移的关系。方法:我们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45例大肠癌组织,4例肝转移灶,10例淋巴结转移灶并同时取距癌边缘10cm以上正常大肠粘膜...
陈永萍[1]2000年在《针刺对肠易激综合征不同证型结肠电、脑肠肽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最常见的肠道功能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由于其病因与发病机制迄今不明,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疗法。目前,西医将I...
唐卫中,高枫,唐宗江,罗国容[1]2001年在《大肠良恶性肿瘤PTEN/MMAC1/TEP1肿瘤抑制基因的蛋白表达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PTEN/MMAC1/TEP1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3例正常大肠粘膜、28例大肠腺瘤和75例大肠癌组织中PTE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