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人民医院云南大理671000)【摘要】目的:对大肠癌患者化疗护理中开展精细化管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肠癌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
滨海新区杭州道街向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市300450摘要:大肠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大肠癌在各类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居第3位...
陆建新(江苏省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鹅湖分院;江苏无锡214116)【摘要】目的:分析大肠癌早期筛查诊断中结肠镜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接受健康体检...
普迈康(天津)精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天津300381【摘要】目的:探讨大肠肿瘤病人p53基因检测的应用及价值。方法:采集89例大肠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对p53外显子5-8的突...
岳阳市一医院湖南岳阳414000【摘要】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对提高大肠癌高危人群肠镜依从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02月份至2018年02月份的大肠癌高危人群肠镜筛人员5...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人民医院外一科161200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技术在大肠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患者74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8月-...
(祥云县人民医院云南大理672100)【摘要】目的:对祥云县2015年—2018年大肠癌筛查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县2015年6月—2018年6月1...
(四川石油总医院四川成都610213)【摘要】目的:分析及对比大肠癌治疗过程中腹腔镜手术与经腹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大肠...
摘要:目的研究替吉奥在晚期大肠癌患者维持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入院的150例晚期大肠癌患者,并采用随机表法将这1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李霞,王世婷,侯芸,刘奔,王金龙[1]2005年在《雌二醇对小鼠正常淋巴细胞和致敏淋巴细胞活化的调节》文中提出为探讨雌二醇(E2)对正常和致敏淋巴细胞活化的调节作用,并分析了E2对ConA活化的小鼠正常和致敏淋巴细胞增值、抗体产生及TGF-β生成的影响。结果显示生理水平尤其是相当于小鼠动情间期水平的...
翟宝进[1]2004年在《超声波逆转人肿瘤多药耐药的体内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肿瘤多药耐药现象是肿瘤化学治疗的主要障碍。P-gp的过表达是其主要机制之一。另外,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和肺耐药蛋白(LRP)也是与多药耐药形成相关的质膜蛋白。MRP和P-gp同属于ABC结合盒超家族转运蛋白,依靠...
陆巍[1]2004年在《病毒肿瘤靶向治疗应用性研究》文中提出病毒靶向肿瘤治疗是近年来出现的肿瘤生物治疗中较有希望的治疗方法之一。腺病毒由于具有:低致病性,不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可感染细胞谱广,病毒基因结构稳定,可以方便生产高滴度的病毒而且相对稳定等优点,是目前在病毒肿瘤治疗中研究最多的病毒。另外人...
金黑鹰[1]2004年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表型分析及分子遗传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在大样本收集中国人HNPCC家系基础上,对HNPCC表型、分子变异机制进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HNPCC筛选,以期提高HNPCC研究水平和临床诊疗水平。第一部分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临床病...
仇容[1]2004年在《DCC与P53、VEGF基因在结直肠癌表达的相关性研究及DCC基因杂合性缺失的临床意义》文中提出结直肠癌缺陷基因(deletedincolorectalcarcinomagene,DCC)是位于18q21.3上的抑癌基因。其表达产物为190KD的跨膜磷蛋白,参与细胞间或细胞和...
尚杰[1]2004年在《survivin、VEGF和CD34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与目的: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预后较差。近年来,中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城市发病显着高于农村。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细胞凋亡和增殖失衡、肿瘤诱导的...
刘凯[1]2004年在《1、白藜芦醇对结肠癌SW480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2、白藜芦醇对结肠癌SW480细胞β-catenin、cyclinD1表达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进而探讨白藜芦醇抗肿瘤活性的相关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处理SW48...
王万里[1]2004年在《上皮钙黏附素、β-连环素、黏着斑激酶在大肠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近20年来,我国该病发病率上升趋势十分明显。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复杂过程,涉及到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细胞黏附的改变及蛋白...
申龙树[1]2004年在《大肠癌组织HLA及相关分子的异常表达及其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分为两个时相,第一时相:肿瘤的特异性抗原被抗原递呈细胞加工处理,递呈给CD4+T细胞,通过细胞因子激活静止的CD8+的T细胞成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Tlymphocyte...
张凌[1]2004年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肠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CEA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文中认为目的:定量监测大肠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中的CEAmRNA,探讨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对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EAmRNA作定量检测和分...
谷建斌[1]2003年在《基质金属蛋白酶及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在大肠癌中的表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大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大肠癌患者虽可经过手术,化疗、放疗及其它综合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但资料显示,约有30%的患者仍在五年内死于复发和远处转移。因此,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