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论文

  •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诊断及预测有关问题的研究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诊断及预测有关问题的研究

    余红梅,王彤,刘桂芬,王琳娜,张岩波[1]2006年在《Cox回归模型诊断及其医学应用研究报告》文中研究指明一、立项背景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回顾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疾病谱的变化和平均寿命的提高,有关肿瘤、慢性病、老年性疾病的临床试验和流行病学方面的随访研究越来越重要,越来越...
  • 肿瘤特异性增殖型腺病毒携带白细胞介素-12基因治疗大肠癌的实验研究

    肿瘤特异性增殖型腺病毒携带白细胞介素-12基因治疗大肠癌的实验研究

    刘连杰[1]2001年在《肿瘤特异性增殖型腺病毒携带白细胞介素-12基因治疗大肠癌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尽管近十年来肿瘤基因治疗在实验动物中取得巨大进展,但其临床研究进展仍十分缓慢,其主要障碍是传统的基因治疗方案采用非增殖病毒或物理化学方法,这种方案基因转染率低、表达量低,对肿瘤细胞不能靶向治疗,...
  • 大肠癌相关基因ST13/SNC6表达的蛋白质研究

    大肠癌相关基因ST13/SNC6表达的蛋白质研究

    邵吉民[1]2001年在《大肠癌相关基因ST13/SNC6表达的蛋白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肠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现已明确包括癌基因、抑癌基因、错配修复基因、细胞周期调控相关因子突变等的一系列积累,形成了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基础,但仍不能完全解释大肠从正常上皮到癌转移的整个过程中的所...
  • 肝癌抗原肽的分离、纯化、鉴定及抗原肽疫苗的研究

    肝癌抗原肽的分离、纯化、鉴定及抗原肽疫苗的研究

    郭爱林[1]2001年在《肝癌抗原肽的分离、纯化、鉴定及抗原肽疫苗的研究》文中指出原发性肝细胞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是非洲撒哈拉以南及亚洲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发病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在中国,每年有14万人死于肝癌,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18.8%,仅次于胃癌,居第2位。肝癌5年生存率仅为3%,在...
  • 溃疡性结肠炎和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的有关基因改变

    溃疡性结肠炎和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的有关基因改变

    刘雁[1]2016年在《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在结直肠癌中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意义》文中认为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胃肠道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世界恶性肿瘤的第叁位,死亡率居世界癌症相关疾病的第四位。尽管结直肠癌的发病率目前趋于稳定,在西方国家甚至有所下降,但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的发生率预期将随溃疡性结肠...
  • 血清层粘连蛋白在大肠癌中的检测及临床应用

    血清层粘连蛋白在大肠癌中的检测及临床应用

    尹东,王海江,桂霞,王琦叁[1]2004年在《血清层粘连蛋白在大肠癌中的检测及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检测血清层粘连蛋白(LN)含量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及术前术后含量的变化,了解其对大肠癌预后的判断、监测肿瘤有无复发和转移的意义,并通过与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242(CA242)比较,...
  • 大肠癌血管生成及p53基因对其调控作用的研究

    大肠癌血管生成及p53基因对其调控作用的研究

    钟世顺[1]2001年在《大肠癌血管生成及p53基因对其调控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大量研究证明,大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在生长以及转移过程中,一个关键的因素是必须形成功能性血管系统来供应其生长所需的氧和营养物质。近年来陆续发现了许多血管形成因子与血管形成抑制因子,如血管内皮生...
  • 散发性大肠癌微卫星不稳定性的研究

    散发性大肠癌微卫星不稳定性的研究

    陈峰[1]2006年在《散发性结肠癌微卫星不稳定性与Hmlh1基因突变、甲基化及蛋白表达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本实验初步研究了散发性结肠癌的发病机制,在分子水平上应用PCR-SSCP银染法及Western-blot对结肠癌Hmlh1基因突变、蛋白表达、甲基化及微卫星不稳定性进行了检测。本实验用West...
  • 大肠良恶性肿瘤PTEN/MMAC1/TEP1肿瘤抑制基因的表达研究

    大肠良恶性肿瘤PTEN/MMAC1/TEP1肿瘤抑制基因的表达研究

    唐卫中,高枫,唐宗江,罗国容[1]2001年在《大肠良恶性肿瘤PTEN/MMAC1/TEP1肿瘤抑制基因的蛋白表达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PTEN/MMAC1/TEP1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3例正常大肠粘膜、28例大肠腺瘤和75例大肠癌组织中PTEN/M...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受体在大肠肿瘤血管靶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受体在大肠肿瘤血管靶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陈治[1]2000年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受体在大肠肿瘤血管靶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与肿瘤区的血管密切相关,近年来肿瘤血管靶向治疗的研究日趋活跃,VEGF作为作用最强、特异性最高的血管形成因子之一,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以VEGF及VEGFR作为靶点已有许多成功的实...
  • mRNA差异显示筛选大肠癌相关基因

    mRNA差异显示筛选大肠癌相关基因

    南清振[1]2000年在《mRNA差异显示筛选大肠癌相关基因》文中认为目的:肿瘤的发生发展就细胞而言,是由于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而造成的,所以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研究对探索肿瘤发病机理,寻找预防和治疗肿瘤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大肠癌在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较高,且容易复发和转移。目前人们对大肠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