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豆抗疫霉根腐病机制的初步研究

    大豆抗疫霉根腐病机制的初步研究

    葛秀秀[1]2001年在《大豆抗疫霉根腐病机制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对大豆抗感品种和不同株龄感病品种接种疫霉根腐病菌1号生理小种前后形态组织结构差异和多种生化性状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较系统地分析和研究,并以此初步探讨了大豆抗疫霉根腐病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大豆对疫霉根腐病菌的形...
  •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Phytophthora sojae)同工酶及RAPD标记研究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Phytophthora sojae)同工酶及RAPD标记研究

    刘敏[1]2010年在《基于SSR、ISSR和RAPD对大豆疫霉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提出大豆疫霉根腐病是由大豆疫霉引起的一种重要的大豆病害,在大豆主产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大豆疫霉菌毒力变异快,给抗病品种的选育和布局带来困难。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对来源于6个不同地区的30株大豆疫霉菌...
  • 农杆菌介导几丁质酶基因转化大豆子叶节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

    农杆菌介导几丁质酶基因转化大豆子叶节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

    刘北东[1]2001年在《农杆菌介导几丁质酶基因转化大豆子叶节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10个东北主栽大豆品种(系)的子叶节为受体材料,研究了大豆子叶节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以及农杆菌介导法遗传转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稳定的遗传转化体系,获得7株PCR检测呈阳性植株。初步证实菜...
  • 中国大豆品种生育期性状及光温效应模型的研究

    中国大豆品种生育期性状及光温效应模型的研究

    任红玉[1]2001年在《中国大豆品种生育期性状及光温效应模型的研究》文中指出大豆用途广泛多样,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意义。大豆是喜温喜水的短日照作物,对光周期反应敏感。大豆品种间生育期的差别实质上是大豆生理特性对光照长短及温度变化等方面反应的差别。大豆品种适应范围狭窄,引种、育种和品种布局均应了解品...
  • 菜用大豆品质生理研究

    菜用大豆品质生理研究

    王远[1]2015年在《温度与精胺对菜用大豆采后生理及蔗糖代谢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菜用大豆采后极易衰老和发生品质劣变,严重制约了其消费。蔗糖及与之代谢相关的果糖和葡萄糖不仅作用于菜用大豆多种生理代谢过程,也是其甜味和整体食味品质形成的关键。本论文测定与分析了不同品种菜用大豆中可溶性糖含量及组...
  • 喷灌条件下玉米冠层对水量分布影响的研究

    喷灌条件下玉米冠层对水量分布影响的研究

    李王成[1]2001年在《喷灌条件下玉米冠层对水量分布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喷灌条件下,玉米冠层对水量分布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春玉米为研究对象,结合田间试验,从水量分布和冠层结构两方面对这一问题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研究认为:玉米冠层是影响喷灌水量在近地表分布的一个决定性因素。随...
  • 洋葱营养生长时期生育规律的研究

    洋葱营养生长时期生育规律的研究

    王巨媛[1]2001年在《洋葱营养生长时期生育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以陕西红皮、山东红皮、熊岳洋葱、黄玉洋葱四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营养主长时期生长发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红皮和山东红皮的全生育期为140±3天;熊岳洋葱和黄玉洋葱的全生育期为130±3天。洋葱的营养生...
  • 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基因分子标记及其QTL定位

    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基因分子标记及其QTL定位

    蒙忻[1]2001年在《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基因分子标记及其QTL定位》文中指出大豆孢囊线虫(SCN)(HeteroderaglycinesIchinohe)是一种土传的定居性内寄生线虫,是引起大豆黄萎病的病原,是农业生产上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SCN的生理小种多达十几种,在我国,大豆孢囊线虫...
  • 抗除草剂谷子新种质的研究与综合利用

    抗除草剂谷子新种质的研究与综合利用

    王天宇[1]1998年在《抗除草剂谷子新种质的研究与综合利用》文中研究表明谷子是中国乃至世界古老而传统的粮草兼用作物。由于谷子不具抗现有除草剂的特性,致使其不能使用除草剂除草而进行集约化栽培,长期以来种植谷子一直是手工除草间苗,费工费时,并且经常受到施用于上茬或相邻作物上的除草剂的残留与漂移的危害,...
  • 酶钝化豆类种子胰蛋白酶抑制子的研究

    酶钝化豆类种子胰蛋白酶抑制子的研究

    陈中[1]2000年在《酶钝化豆类种子胰蛋白酶抑制子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豆类植物种子作为新世纪人类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由于存在着蛋白酶抑制子等营养抑制因子,一直影响着人类对它们的利用。本论文研究了枯草杆菌蛋白酶对豆类中花生和大豆的胰蛋白酶抑制子的水解,以及萌发绿豆和大豆中存在的催化水解大豆胰蛋白酶...
  • 用于浸油的大豆挤压膨化的基础研究

    用于浸油的大豆挤压膨化的基础研究

    贾富国[1]2000年在《用于浸油的大豆挤压膨化的基础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研究目前我国大豆浸油企业存在的影响浸出效率提高的主要问题──大豆轧坯预处理入浸料坯渗透性能较差和现存膨化工艺预处理后粉末度大、在浸出器内易产生“糊底”。研究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并探讨其机理;根据优化设计的理论,解决前人优化挤压膨化...
  • 硒在减轻重茬胁迫对大豆膜脂过氧化损伤中的作用

    硒在减轻重茬胁迫对大豆膜脂过氧化损伤中的作用

    孙磊[1]2000年在《硒在减轻重茬胁迫对大豆膜脂过氧化损伤中的作用》文中认为大豆是黑龙江省的主产作物,重茬造成大豆品质下降,产量降低是生产实践中的突出问题。为探讨硒在减轻重茬胁迫对大豆膜脂过氧化损伤中的作用,从而为生产上的抗性施肥提供理论基础,我们采用了小区试验、盆栽试验和幼苗试验的方法,测定了大...
  • 大豆残茬及其腐解物对大豆的生理影响

    大豆残茬及其腐解物对大豆的生理影响

    张龙[1]2000年在《大豆残茬及其腐解物对大豆的生理影响》文中提出为了研究大豆残茬及其腐解产物中各种有机成分对大豆的生理影响并为大豆连作障碍因子的识别提供理论支持,我们设计了本论文中的各项实验。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个方面:1.大豆、玉米、小麦的残茬分别以1%的重量比与土壤混合,充分腐解后栽培大豆...
  • 大豆疫霉根腐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殊性及抗源筛选研究

    大豆疫霉根腐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殊性及抗源筛选研究

    夏长剑[1]2011年在《大豆抗疫霉根腐病基因分析及大豆品种皖豆15抗疫霉根腐病基因作图》文中研究说明大豆是世界主要经济作物,由大豆疫霉(PhytophthorasojaeKaufmann&Gerdemann.)引起疫霉根腐病是大豆上仅次于大豆孢囊线虫的第二大病害,严重影响世界大豆的生产。在我国,大...
  • 大豆甙元衍生物的合成与药理作用研究

    大豆甙元衍生物的合成与药理作用研究

    薛东[1]2000年在《大豆甙元衍生物的合成与药理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异黄酮化合物大豆甙元(Daidzein.4',7-二羟基异黄酮)又名黄豆甙元,主要存在于豆科、鸢尾科植物中。作为葛根黄酮的重要成份之一,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大豆甙元具有明显的抗缺氧及抗心率失常作用,对高血压病人的头痛、...
  • 食品物料的电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食品物料的电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秦文[1]2006年在《蔬菜物料的介电特性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介电特性是生物分子中的束缚电荷对外加电场的响应特性,通过对食品介电特性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对食品的成分、组织、状态等品质进行分析和监控,也可以有效地利用物质的电特性进行食品加工,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已在农产品贮藏保鲜、电加工、品质检测...
  • 大豆胞囊线虫二龄幼虫寄生菌的研究

    大豆胞囊线虫二龄幼虫寄生菌的研究

    宋洁[1]2012年在《大豆胞囊线虫抑制性土壤及其抑制因子研究》文中指出大豆胞囊线虫病(Soybeancystnematode,简称SCN),由于其传播途径多、危害程度大,严重影响着大豆的产量。其病原为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glycines),是一类对寄主专一性较强的线虫。因此,在同一大...
  • 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基因的遗传分析及SSR和ISSR分子标记

    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基因的遗传分析及SSR和ISSR分子标记

    王敬强[1]2000年在《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基因的遗传分析及SSR和ISSR分子标记》文中提出大豆孢囊线虫(SoybeanCystNematode,SCN)病是世界上给大豆生产造成严重危害的病害,我国大豆孢囊线虫病病原的4号生理小种是所有生理小种中致病力最强的小种。因此研究大豆孢囊线虫4号...
  • 我国的大豆经济:供给与需求的重点分析

    我国的大豆经济:供给与需求的重点分析

    喻翠玲[1]2006年在《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大豆产业:价格、供给与贸易》文中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大豆产业几乎完全市场化。虽然近年来,我国大豆生产有所发展,主要体现在大豆种植面积略有恢复,大豆总产量稳步提高。但由于消费增长速度远远大于生产增长速度,加入WTO前,我国大豆消费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
  • 大豆对SMV3号株系的抗性遗传及分子标记研究

    大豆对SMV3号株系的抗性遗传及分子标记研究

    白丽[1]2007年在《大豆品种对大豆花叶病毒的抗源筛选、抗性遗传分析和抗性基因的SSR标记定位》文中认为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MosaicVirus,SMV)病是一种世界性大豆病害,在我国南北方均有发生,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与品质,培育抗病品种是控制危害的最有效手段,而抗病育种的关键是具备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