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题驱动策略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以“基因导向蛋白合成”为例_遗传信息论文

    问题驱动策略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以“基因导向蛋白合成”为例_遗传信息论文

    问题驱动策略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以“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节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蛋白质论文,基因论文,策略论文,生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
  • 担心父母的学生的营养问题_蛋白质结构论文

    担心父母的学生的营养问题_蛋白质结构论文

    让父母操心的学生营养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操心论文,父母论文,营养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不少父母或许对自己的营养问题...
  • 采用复合酶控制水解青鳞鱼蛋白的研究

    采用复合酶控制水解青鳞鱼蛋白的研究

    邓尚贵[1]2004年在《采用复合酶控制水解青鳞鱼蛋白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青鳞鱼蛋白为原料,用复合酶控制水解技术制备蛋白水解物并对其进行了食品功能特性及抗骨质疏松活性研究。在原料特性的研究中,主要研究了原料蛋白质和分离组分氨基酸构成。结果表明青鳞鱼蛋白含18种氨基酸(呈味氨基酸占44.0%、疏水氨...
  • 小麦Mlo基因原核表达、抗体制备及免疫金标记

    小麦Mlo基因原核表达、抗体制备及免疫金标记

    陈锋[1]2004年在《小麦Mlo基因原核表达、抗体制备及免疫金标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白粉病是由小麦白粉病菌(Blumeriagraminisfsp.tritici)引起的一类重要的真菌性病害,在我国尤其是北方各主要小麦产区发生非常严重。由于该病原菌生理小种多、变异快、品种抗性容易丧失,因此...
  • 肾衰养真胶囊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蛋白质营养不良及肝ALBmRNA、IGF-ⅠmRNA硬化表达的影响

    肾衰养真胶囊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蛋白质营养不良及肝ALBmRNA、IGF-ⅠmRNA硬化表达的影响

    黄琳[1]2004年在《肾衰养真胶囊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蛋白质营养不良及肝ALBmRNA、IGF-ⅠmRNA硬化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及目的慢性肾衰竭(CRF)患者普遍存在蛋白质营养不良(PM),据报道65%以上终末期肾脏病(ESRD)人发生PM。近十年来,大量证据表明营养不良与尿毒症病人的不良预...
  • 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谱

    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谱

    王玉芳[1]2004年在《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谱》文中指出研究背景与目的:恶性黑色素瘤是来源于皮肤黑素细胞的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突出特点为发病早,转移率高,致死率高。大量的研究表明恶性黑色素瘤中细胞凋亡的“关闭”导致其对临床各种化疗药物耐受,从而具备了强大的生存能力。近年来,有...
  • 人肝癌细胞系转移相关分子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人肝癌细胞系转移相关分子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崔杰峰[1]2004年在《人肝癌细胞系转移相关分子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文中认为转移复发是影响HCC术后生存的最大障碍。转移复发的发生与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黏附、运动、增殖)、细胞外基质、机体免疫与肿瘤血管生成等许多因素有关。比较蛋白质组学作为多基因、多因素复杂病理机制研究的有效手段,可高通量,大规...
  • 含二硫键的环肽的合成与分子识别作用

    含二硫键的环肽的合成与分子识别作用

    王涛[1]2004年在《含多胺、二硫键以及硫醚结构的环肽的设计合成及分子识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环肽的分子识别研究是当前生物有机化学前沿发展迅速、富有挑战性的领域之一。本文致力于含仲胺、二硫键以及硫醚结构的环肽的设计合成及其对氨基酸甲酯盐酸盐和阴阳离子的识别和对映识别性能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学术...
  • 大豆中硒的生理生化及其含硒蛋白的初步分离

    大豆中硒的生理生化及其含硒蛋白的初步分离

    唐巧玉[1]2004年在《大豆中硒的生理生化及其含硒蛋白的初步分离》文中指出硒是重要的生命微量营养元素之一,在地球上分布广泛而又极不均匀,全世界有2/3的地区缺硒,我国缺硒地区也在2/3之上,其中1/3为世界公认的严重缺硒区。已知与硒营养缺乏有关的疾病达40余种,缺硒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
  • 丝瓜籽核糖体失活蛋白的纯化及其性质的研究

    丝瓜籽核糖体失活蛋白的纯化及其性质的研究

    王小娟[1]2004年在《丝瓜籽核糖体失活蛋白的纯化及其性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Luffin-B是一种从丝瓜(Luffacylindrica)籽中分离纯化出来的单链核糖体失活蛋白,是目前发现的活性最高的单链核糖体失活蛋白之一。但是以往纯化Luffin-B的常规方法中的得率并不高,只有0.01%左右。...
  • 玉米的不同加工处理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和小肠消化以及能氮同步代谢影响的研究

    玉米的不同加工处理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和小肠消化以及能氮同步代谢影响的研究

    齐智利[1]2004年在《玉米的不同加工处理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和小肠消化以及能氮同步代谢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以体外(invitro)、半体内(insitu)和体内(invivo)方法相结合的技术手段研究了不同加工处理的玉米对奶牛瘤胃发酵、小肠消化、以及能氮同步代谢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旨在为瘤胃发酵调控...
  • 喹诺酮药物与血清蛋白和DNA结合反应的研究方法及作用机制

    喹诺酮药物与血清蛋白和DNA结合反应的研究方法及作用机制

    郭明[1]2004年在《喹诺酮药物与血清蛋白和DNA结合反应的研究方法及作用机制》文中研究指明血清白蛋白、脱氧核糖核酸(DNA)是生物体的基本物质,对一切生命现象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分子水平上阐明这些生物大分子与小分子、离子,特别是靶向药物分子的相互作用,是当前生命科学、临床医学、药物化学及化学...
  • 家蚕雌性附腺功能蛋白质组研究

    家蚕雌性附腺功能蛋白质组研究

    靳远祥[1]2004年在《家蚕雌性附腺功能蛋白质组研究》文中指出同许多昆虫一样,家蚕雌性附腺由分泌部和贮存部组成,分泌部分泌的胶状蛋白贮存于贮存部中。胶状粘液蛋白主要作用是将产出的卵粘附于外界的物质上,以保证昆虫在有大风大雨的自然环境中也能正常继代。从形态学和解剖学上的研究发现,家蚕雌性附腺是逐步发...
  • 多种蛋白质组学技术策略用于人血清蛋白质组分析的比较研究——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血浆蛋白质组合作研究项目

    多种蛋白质组学技术策略用于人血清蛋白质组分析的比较研究——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血浆蛋白质组合作研究项目

    巩燕,李晓海,应万涛,蔡耘,钱小红[1]2006年在《血液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技术及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人血液含有来源于几乎所有细胞、组织、器官的蛋白质,可以直接反映病理、生理状态,是各种疾病诊断、生物标志物发现的最有价值的标本。因此,长期以来,血浆蛋白质组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并被人类蛋白质组组织(HU...
  • 工程蝇蛆中免疫活性物质的研究

    工程蝇蛆中免疫活性物质的研究

    高嘉[1]2002年在《家蝇中免疫及抗菌活性物质的分离与纯化》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对家蝇的养殖、血淋巴中抗菌及免疫活性物质凝集素的诱导及分离纯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家蝇凝集素及其他免疫活性物质提供了条件和依据。确定了家蝇饲养的最佳条件。卵的饲料为麦麸:奶粉:水为100:1:200...
  • 液体高分辨核磁共振在蛋白质研究中的方法及其应用

    液体高分辨核磁共振在蛋白质研究中的方法及其应用

    崔艳芳[1]2003年在《液体高分辨核磁共振在蛋白质研究中的方法及其应用》文中提出本论文围绕液体高分辨核磁共振技术在蛋白质研究中的一些方法和应用展开研究工作。内容包括NMR实验技术的改进,NMR在蛋白质分子动力学以及蛋白质与配体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1.对近期液体高分辨核磁共振技术在蛋白质研究中的方...
  • S—受体激酶结合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及其作用机制探讨

    S—受体激酶结合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及其作用机制探讨

    刘东[1]2003年在《S—受体激酶结合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及其作用机制探讨》文中研究表明芸薹属植物(Brassica)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一类蔬菜与油料作物,在我国蔬菜和油料生产和供应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芸薹属作物也是杂种优势利用最为普遍的一类作物,其自交不亲和性的分子机理和雄性不...
  • 大豆植株氮素动态变化与籽粒蛋白质积累关系的研究

    大豆植株氮素动态变化与籽粒蛋白质积累关系的研究

    王全富[1]2003年在《大豆植株氮素动态变化与籽粒蛋白质积累关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选用东北大豆产区不同基因型春大豆品种(系),高蛋白东农42、中蛋白绥农14、低蛋白东农163为材料。在盆栽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大豆籽粒蛋白质、亚基组分积累的特点,及其与植株氮素积累、运转动态变化...
  • 基因型、环境对河西春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基因型、环境对河西春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袁俊秀,杨芳萍,杨文雄,刘小平,刘效华[1]2010年在《基因型与地点对河西灌区春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文中认为选择13个春小麦新品种(系)种植于河西灌区7个不同生态点,以研究小麦子粒蛋白质、湿面筋、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等主要品质性状在不同地区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所测品质性状受基因型、地点及基因...
  • 紫外辐射对人角质形成细胞的细胞周期调控的影响

    紫外辐射对人角质形成细胞的细胞周期调控的影响

    杜华[1]2003年在《紫外辐射对人角质形成细胞的细胞周期调控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建立紫外辐射损伤人角质细胞(HaCaT细胞株)的模型。研究UVB对细胞周期的进程和细胞凋亡情况,并研究了维生素E(VE)对紫外照射的保护作用以及相关基因p53和bc1-2在这些作用下的表达。方法采用细胞培养、MTT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