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构建筑的建造表现研究

    钢构建筑的建造表现研究

    翟克勇[1]2004年在《钢构建筑的建造表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钢结构房屋是当今发达国家基本建设的主导形式,我国的钢构建筑还处于起步阶段,借鉴国外优秀作品的成功经验对我们的建筑创作大有裨益。建筑作为建造的结果而存在,建造是对建筑师设计思维的物化。本文从建造表现的视角切入对钢构建筑的研究,探讨材料与形式...
  • 分形与真实感地形生成研究

    分形与真实感地形生成研究

    聂文儒[1]2004年在《分形与真实感地形生成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是关于分形与真实感地形生成算法的研究,用计算机生成的真实感地形一直是计算机图形学中一个富有挑战性且重要的课题,这种挑战性源于场景的多样性和绘制真实感场景的复杂性。它包括对山体,植被,天空以及云的模拟。研究的目的在于这一方向的研究在G...
  • 当代高校外部空间整合研究

    当代高校外部空间整合研究

    李煦[1]2004年在《当代高校外部空间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的校园环境是由外部空间和建筑实体共同组成的,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校园外部空间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新的世纪里,如何适应国际形势的发展,创造出一个个性化、诗意化的高校外部空间和体现出其教育的内涵成...
  • 解读20世纪中国室内设计的发展

    解读20世纪中国室内设计的发展

    张青萍[1]2004年在《解读20世纪中国室内设计的发展》文中指出回顾中国室内设计专业二十世纪的历程,应该是一件使人兴奋、倍受鼓舞的事。中国室内设计专业在二十世纪短短的一百年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壮大到至今较为庞大的专业规模,通过设计所转化成的物质产品成为几乎所有城市居民感兴趣的、渴...
  • 办公建筑外部环境设计研究

    办公建筑外部环境设计研究

    亢小芳[1]2008年在《办公建筑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的特色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工业化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办公建筑逐渐成为城市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城市整体规划系统和城市公共性景观价值体系。因此,提高和完善办公建筑外部空间环境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与责任。同时,为了迎接来自全世界的奥运游客,创造良好办公...
  • 解析有机建筑

    解析有机建筑

    张广媚[1]2006年在《演变中的有机建筑形态解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人类有建筑起,丰富的大自然不断给建筑师以启发和灵感。“有机建筑”就是受自然的外在及其内在因素的启发而产生的一种建筑设计观。随着人类自然生态意识的群体觉醒,“有机建筑”的重新兴起,将对当代建筑形态的发展与演变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
  • 客家聚居建筑及其室内的研究

    客家聚居建筑及其室内的研究

    林皎皎[1]2004年在《客家聚居建筑及其室内的研究》文中指出乡土建筑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某一特定国度,结合本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风土人情、文化特征的一种建筑风格。它是乡土文化最普遍存在、信息含量最大的组成部分。它紧密联系着许多其他乡土文化要素,甚至是它们重要的载体。研究乡土建筑对研究乡土文化,完...
  • 当代西方生态建筑的美学研究

    当代西方生态建筑的美学研究

    李哲[1]2005年在《生态城市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应用性前景研究》文中提出生态城市作为面向未来的一个崭新的人类聚居概念和发展模式,在美学观念上已突破工业文明以来的现代主义城市美学原则。论文汲取了哲学、美学、生态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透过当前剧烈变动的城市美学发展动向,分析了生态城市潜在的意义与美学价值,...
  • 中国传统庙市空间在当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再生

    中国传统庙市空间在当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再生

    刘竹君[1]2003年在《中国传统庙市空间在当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再生》文中提出论文通过回溯庙会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的起源及集市作为庙会活动的衍生物的产生,分析庙会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通过“市”的介入开始发生量变,直至庙市的形成完成第一次质变的过程,找到庙市空间的内部结构“庙—市”。并通过对湖州新市觉...
  • 中西绘画形式美的异同及其思维根源初探

    中西绘画形式美的异同及其思维根源初探

    李青[1]2003年在《中西绘画形式美的异同及其思维根源初探》文中指出中西方绘画都有自己的美学理念,由于受各自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中西方艺术家有着两种不同的宇宙观、人生观、以及思维的体系。因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美学思想。中国的儒释思想,与西方的古希腊的人文哲学都是两种文明的发展的根源。许继峰[2]20...
  • 数字化设计工程与当代艺术

    数字化设计工程与当代艺术

    陈国俊[1]2003年在《数字化设计工程与当代艺术》文中提出从20世纪的下半叶开始,人类已经由以读和写作为接受信息的主要方式,转变为以看和听为主要的方式。电视、电影、网络和集声音、图像和文本等媒体为一体的电子读物的出现,无疑会对人类的知识结构、认知方式以及行为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伴随着全球化发展和信...
  • 浅谈绘画色彩在心理层次上的表现力

    浅谈绘画色彩在心理层次上的表现力

    赵岩[1]2003年在《浅谈绘画色彩在心理层次上的表现力》文中提出在绘画艺术领域中,色彩是重要的绘画语言,具有非凡的表现力。对于色彩的表现力,画家不仅应从其视觉层次上进行表现,而且应该在心理和象征意义上去把握和运用。在心理层次上,色彩的表现力主要可分为色彩的象征性、情感性和联觉性。叁者是构成绘画色彩...
  • 对商业社会中影像伦理平衡图形构建的探讨

    对商业社会中影像伦理平衡图形构建的探讨

    吴迪[1]2002年在《对商业社会中影像伦理平衡图形构建的探讨》文中指出在西方社会中,新闻摄影常常被用作展示人权与非人权的极为重要的一扇窗口。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在新闻记者和大众传媒要求展示诚实图像的需求与被摄对象要求尊重他们的个人隐私权的需求之间,我们却能经常发现因这二者之间的激烈冲突而带来的种种复...
  • 现代雕塑与现代建筑的共融

    现代雕塑与现代建筑的共融

    王岩[1]2002年在《现代雕塑与现代建筑的共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与雕塑作为叁度空间中的立体作品,因它们都适应视觉活动的一般规律而密不可分。现代主义艺术运动随着时代的发展的蓬勃兴起,现代建筑也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新的形式法则而从复古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建筑在徘徊与迷惑中重新转向了雕塑,它从现代雕塑...
  • 张谷英大屋——对当代住宅及环境设计的启示

    张谷英大屋——对当代住宅及环境设计的启示

    谷涛[1]2002年在《张谷英大屋》文中认为作者认为要真正理解中国传统建筑,要从外在的建筑形式和内在的建筑文化两方面进行分析。这也是研究张谷英大屋建筑环境的基本方法。张谷英大屋是明清民居古建筑群,本文从建筑形式和建筑文化两个角度对张古英大屋进行了研究。其建筑形式独特之处主要有:合“中”向心的总体布局...
  • 建筑趋同与多元的文化分析

    建筑趋同与多元的文化分析

    王瑛[1]2000年在《建筑趋同与多元的文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作者认为,建筑发生、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建筑趋同与多元在程度上此消彼长的过程。事实上,建筑趋同与多元既表现为共性和个性的问题,又是建筑的某种相似性与差异性,同时也是建造经验的普及和提高,它们是互为基础,相互促进的矛盾统一体。本文拟从文化角度...
  • 建筑创作中的思维与图解

    建筑创作中的思维与图解

    郑世伟[1]2001年在《建筑创作中的思维与图解》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建筑创作本质、思维方式以及具体设计过程的研究。力图归纳总结出一种对于建筑创作较为合理可行的途径。并试图以其系统化、结构化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程序为建筑设计人员提供一种可以实际操作和运用的方法。从一定程度上为建筑学...
  • 多元·整合·适应——现代西方剧场建筑设计发展趋势研究

    多元·整合·适应——现代西方剧场建筑设计发展趋势研究

    董云帆[1]2001年在《多元·整合·适应——现代西方剧场建筑设计发展趋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腾飞是我国的剧院建筑面临一个重大发展机遇。同时,也给建筑师带来了挑战。剧场的设计不仅受到建筑设计发展的制约,同时也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科学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剧院建筑和...
  • 建筑艺术与技术的关联

    建筑艺术与技术的关联

    产斯友[1]2014年在《建筑表皮材料的地域性表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与具体地域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材料于其中所起的作用曾经不言自明:前工业时代材料直接取之自然,建筑与所处地域有着天然的关联性;而工业革命带来了由机械生产的钢、混凝土、玻璃等工业材料,由其建造的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因材料的抽象...
  • 巴蜀本土建筑的回归

    巴蜀本土建筑的回归

    杨(炎炎)[1]2001年在《巴蜀本土建筑的回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巴蜀位于我国西南内陆腹地,历史悠久,春秋时代,既以形成“川东巴国,川西蜀国”的局面。在其丰厚的文化积淀下生长出的本土建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然而,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巴蜀本土文化特色日渐丧失,作为巴蜀文化空间载体的本土建筑也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