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联专家与新中国高校政治理论课的开设_政治论文

    苏联专家与新中国高校政治理论课的开设_政治论文

    苏联专家与新中国高校政治理论课程的建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苏联论文,政治理论论文,新中国论文,课程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 成人参与学习与高等教育改革_成人高等教育论文

    成人参与学习与高等教育改革_成人高等教育论文

    成人参与学习与高等教育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成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随着中国渐趋向学习化社会转型,高等继续教育...
  • 杜威与美国大学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_心理学论文

    杜威与美国大学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_心理学论文

    杜威与美国大学教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科论文,美国大学论文,杜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中图分类号:G40-09...
  • 新世纪以来通识教育图书出版的冷思考_通识教育论文

    新世纪以来通识教育图书出版的冷思考_通识教育论文

    新世纪以来通识教育类图书出版热的冷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世纪论文,类图书论文,冷思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一、通识教育改革及...
  • 民国时期新文学作家讲义活动初探_文学论文

    民国时期新文学作家讲义活动初探_文学论文

    民国时期新文学作家大学讲义编写活动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文学论文,讲义论文,民国时期论文,作家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 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教学中渗透创造力培养的探索与研究

    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教学中渗透创造力培养的探索与研究

    魏良淑[1]2004年在《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教学中渗透创造力培养的探索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育是与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并相互作用的,教育推进社会的进步,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需求又反作用于教育。基于社会发展的要求,我国确立了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大学物理作为大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对我国创造性人...
  • 目标、教学、评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若干问题研究

    目标、教学、评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若干问题研究

    段艳玲[1]2004年在《目标、教学、评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国际地位显着提高,与国外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日趋增多,社会各界对能以英语为工具,顺利进行国际间交流的人才的需求随之急剧增加。相比之下,我国目前高校的英语教学,与新形势的要求还存在着相...
  • 文化视野中的洋务教育

    文化视野中的洋务教育

    陈胜[1]2004年在《文化视野中的洋务教育》文中提出洋务教育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端,它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洋务派过度的自我心理约束、正统士大夫对西学的顽固拒斥、一般民众的漠不关心以及弥漫与近代中国的虚矫的爱国主义,都对洋务教育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使洋务教育的发展步履维艰。本文从文化...
  • 新中国高校课程改革史及其思考

    新中国高校课程改革史及其思考

    朱璋龙[1]2004年在《新中国高校课程改革史及其思考》文中研究说明高校课程既是培养高级人才的载体,也是高校教育教学的核心。所以,当代高等教育改革无不以课程与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回顾新中国高校课程50多年的动态发展过程,分析其发展与改革的时代背景、指导思想,研究其特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探索规律,揭...
  • 抗战时期国立师范学院的设立及其历史评析

    抗战时期国立师范学院的设立及其历史评析

    刘静[1]2017年在《抗战期间国立中央大学师范学院研究》文中认为从"高师改大"运动之后,中国的高等师范教育事业就逐渐进入低谷时期,造成中等学校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实学"与"教学"严重脱离等问题。尽管20世纪二叁十年代,教育部曾进行过多次努力,试图改变这种局面,但最终均以失败告终。全面抗战爆发...
  • 基于“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的“模拟电子线路”校园网络课程的构建

    基于“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的“模拟电子线路”校园网络课程的构建

    王瑛玉[1]2004年在《基于“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的“模拟电子线路”校园网络课程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这篇论文描述了一个网络课程从具有微观需求到创意构思、设计开发、实施评估的全过程。按内容体系划分为八个论题。第一个论题论述了课程开发的目的与思想来源。微观层面上,学校范围内学习者数量剧增与教学资源...
  • 学生管理:从科学取向到人文取向

    学生管理:从科学取向到人文取向

    厉爱民[1]2004年在《学生管理:从科学取向到人文取向》文中指出科学取向的学生管理是指在科学主义思潮影响下,以重视学生的理性养成和以学生的工具性价值的实现为宗旨和主要特点的学生管理理论与实践,其主要特征是以管住学生为目的、以制度建设为手段、以量化考评为特色、以唯管理为倾向。科学取向的学生管理的弊端...
  • 走向外语教育的体验式方法

    走向外语教育的体验式方法

    顾露雯[1]2013年在《通识教育视野下我国大学外语课程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化时代,外语是世界交流与沟通的桥梁。我国大学毕业生如果具备较高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对异质文化的理解与包容能力及宽广的国际化视野,不仅可以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也有助于促进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与交流,增...
  • 中学环境教育研究

    中学环境教育研究

    刘京京[1]2015年在《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研究(1912-1937)》文中指出民国时期的中学生作为一个新“群体”登上了教育历史的舞台,他们生动活跃地演绎出一幅充满无限活力的景图。这一时期,他们成为时尚潮流的引领者、革命运动的急先锋、民众教育的启蒙者、进步思想的践行者。可以说,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
  • 普通高校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研究

    普通高校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研究

    刘晓辉[1]2008年在《高校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排球课程体系改革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变革推动着体育改革在多方面的渗透:竞技体育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大众体育发展势态迅猛;学校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其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已在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开花结果;...
  • 论“研究性学习”理念

    论“研究性学习”理念

    张金磊[1]2006年在《研究性学习及其在研究型大学实践》文中提出当今时代,知识增长速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而引起大量新的工作岗位的涌现,这就要求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主动意识、创新精神,能主动获取知识、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型大学肩负着培养大量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使命,而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
  • 试论历史课程改革中的自主课堂教学

    试论历史课程改革中的自主课堂教学

    陈玉銮[1]2003年在《试论历史课程改革中的自主课堂教学》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教育改革如何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成为21世纪全球关注的焦点。如何创设积极的课堂环境(自主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会自主学习,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是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结合中国课程改革中历史教育教...
  • 内蒙古高等师范专科院校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内蒙古高等师范专科院校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张立忠[1]2003年在《内蒙古高等师范专科院校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文中认为课堂教学评价问题是当前教学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在教学理念不断推陈出新的今天,课堂教学评价理论和方法的相对滞后,对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阻碍日益彰显。而内蒙古高等师范专科院校的课堂教学评价还处于起步阶段,严重地制约了教学改革...
  • 大学与师范教育的关系——英国个案研究

    大学与师范教育的关系——英国个案研究

    吴鸿[1]2001年在《大学与师范教育的关系——英国个案研究》文中认为本文考察了英国大学参与师范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了英国大学与师范教育各自的传统及大学与师范教育关系的发展变化。最后,根据英国个案研究的成果,探讨大学与师范教育的理想关系模式。全文分为叁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对“...
  •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思路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思路

    陈永福[1]2016年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是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也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战略思想,更是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战略指引。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通过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