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冰洋—欧亚大陆—太平洋地学断面东南段大陆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研究

    北冰洋—欧亚大陆—太平洋地学断面东南段大陆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研究

    袁炳强,Yvette,H,Poudjom,Djomani,王平,袁学诚[1]2002年在《北冰洋-欧亚大陆-太平洋地学断面东南段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陆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是表示岩石圈强度的参数,计算该参数对研究岩石圈大规模构造,分析大陆板块内的均衡补偿机制有一定意义.利用...
  • 黄东海陆架晚第四纪古环境演化及海平面变化

    黄东海陆架晚第四纪古环境演化及海平面变化

    庄丽华[1]2002年在《黄东海陆架晚第四纪古环境演化及海平面变化》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根据南黄海中部泥质区和东海中陆架的两个钻孔岩芯的古生物、AMS~(14)C测年、浅地层剖面等,参考QC_2、DZ_4成果及标准氧同位素曲线探讨了黄东海陆架晚第四纪古环境演化、底栖动物群特征、古气候、冰后期以来气候事件...
  • 南天山活动构造与遥感图像特征研究

    南天山活动构造与遥感图像特征研究

    郭建明[1]2002年在《南天山活动构造与遥感图像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天山位于亚洲中部,天山造山带形成于晚古生代,到中生代时,在天山内部形成了一些山间盆地,印度板块在始新世向北与欧亚板块碰撞,天山受南北向挤压力的作用再度于早中新世隆起,由于板块碰撞的持续进行,在天山山间及山前发育了许多的活动构造。...
  • 琼东南地区高温高压储层测井评价

    琼东南地区高温高压储层测井评价

    甄兆聪[1]2002年在《琼东南地区高温高压储层测井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油气勘探工作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超压盆地被揭露出来。储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地球物理响应特征的研究就成为高温高压储层测井解释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在较为准确的计算了地层压力基础上,分析了温度、压力对储层测井响应的影响,建立...
  • 莱州湾南岸滨海平原沉积环境变化与咸水入侵关系研究

    莱州湾南岸滨海平原沉积环境变化与咸水入侵关系研究

    刘恩峰[1]2002年在《莱州湾南岸滨海平原沉积环境变化与咸水入侵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前人研究将咸水入侵区分为显性入侵和隐性入侵,隐性入侵系指在自然状态下,咸水向淡水区的扩散;显性入侵指由于人类活动的干预,引起咸水向淡水区快速的侵染。咸水入侵已成为莱州湾南岸平原典型的环境灾害,其发生不仅是现代环境...
  • 应用CAD技术对定向岩心进行复位测量的研究

    应用CAD技术对定向岩心进行复位测量的研究

    曾裕平[1]2002年在《应用CAD技术对定向岩心进行复位测量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对定向取心中的岩层产状参数测取这步工作进行了新的研究,运用当代先进的计算工具——计算机,对参数测取实行程序化,并展示出岩心复位的全过程。本论文对以往获取岩层参数的主要方法——复位实测法、几何作图法、公式计算法所存...
  • 中扬子地区寒武系层序地层研究

    中扬子地区寒武系层序地层研究

    陈仁学[1]2002年在《中扬子地区寒武系层序地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通过对中扬子地区寒武纪地层剖面和层序地层特征的描述,结合其它层系野外层序界面特征,总结了野外易于识别的八种层序界面标识,即古风化壳、溶洞塌积岩、膏溶角砾岩、河流回春、斜坡角砾岩、鸟眼窗孔构造、渣状层、台地上冲蚀水道沉积...
  • 地震地下流体Internet应用系统和质量监控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地震地下流体Internet应用系统和质量监控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赵红丽[1]2002年在《地震地下流体Internet应用系统和质量监控系统的研制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全国地震地下流体学科技术管理以观测数据为基础,其数据是来源于全国各地台站的前兆观测数据,这些信息需要进行传输、存储和处理,以便为地处全国各地的研究人员服务。目前蓬勃发展的大型分布式数据库技术为这种大...
  • 核磁共振岩屑分析技术的实验研究

    核磁共振岩屑分析技术的实验研究

    谷长春[1]2002年在《核磁共振岩屑分析技术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前,现有的技术无法快速从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收集到的大量钻井岩屑中获得孔隙度、渗透率、可动流体百分数及含油饱和度等重要油层物理参数。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将核磁共振分析技术应用于现场岩屑油层物理参数分析的方法,研究获得了一套适用...
  • 济阳坳陷深层稠油成因机理、储层评价与成藏规律

    济阳坳陷深层稠油成因机理、储层评价与成藏规律

    张善文[1]2002年在《济阳坳陷深层稠油成因机理、储层评价与成藏规律》文中认为深层稠油是指油藏深度大于1800m的稠油。在胜利油田分布广泛,罗家-垦西地区是深层稠油重要分布区域。本论文从石油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多方面系统研究了济阳坳陷(尤其是罗家-垦西地区)深层稠油的物性、地球化学特征、储层特...
  • 安徽铜陵凤凰山矿田成岩成矿机制及隐伏矿体预测分析

    安徽铜陵凤凰山矿田成岩成矿机制及隐伏矿体预测分析

    邵拥军[1]2002年在《安徽铜陵凤凰山矿田成岩成矿机制及隐伏矿体预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地洼学说理论为指导,采用地质综合分析法对铜陵地区的成矿大地构造背景及其演化、区域控矿因素、成矿规律以及凤凰山矿田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床成因、成岩成矿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地球物理特征和构造地球化学...
  • 泾阳南塬黄土滑坡特征及其灾害损失经济评价

    泾阳南塬黄土滑坡特征及其灾害损失经济评价

    黄玉华[1]2002年在《泾阳南塬黄土滑坡特征及其灾害损失经济评价》文中指出本论文在简述了泾阳南塬区域地质环境和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区内黄土滑坡时空分布特征、形成原因、塬边斜坡环境演化过程、灾害损失经济评价、边坡稳定性区划以及黄土滑坡灾害防治措施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泾阳南塬塬边黄土滑坡在...
  • 滑坡稳定性分析及张清公路路堑滑坡加固方案研究

    滑坡稳定性分析及张清公路路堑滑坡加固方案研究

    张栋材[1]2002年在《滑坡稳定性分析及张清公路路堑滑坡加固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滑坡稳定性问题涉及的工程领域诸多,如建筑工程、水利工程路桥工程。岩土滑坡是一种自然地质体灾害,其稳定性受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它不但使边坡发生了破坏,严重的还摧毁坡下的构筑物或建筑物,危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滑坡稳定...
  • 转换反射波成像方法研究

    转换反射波成像方法研究

    许士勇[1]2002年在《转换反射波成像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研究地下地质结构是地震勘探的主要目的,地震成像理论和技术是地震勘探的核心内容。多分量地震勘探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其中,转换反射波资料的处理与传统纵波资料的处理有很大不同,针对转换反射波的特点开发新的特别处理技术是近年来勘探地球物理...
  • 辽河滩海地区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的控制

    辽河滩海地区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的控制

    侯伟[1]2010年在《辽河滩海东部古近系层序—构造—古地貌特征及其制约关系》文中指出辽河滩海地区位于下辽河-辽东湾盆地北部,属陆上辽河坳陷与海域辽东湾坳陷的过渡区,是中-新生代伸展、走滑背景下形成的陆相断陷盆地。为系统分析陆相断陷盆地的沉积层序发育特征和控制因素,本文应用层序地层学、构造地质学、沉...
  • 台湾地区地震活动的分形研究

    台湾地区地震活动的分形研究

    燕云鹏[1]2002年在《台湾地区地震活动的分形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板块构造、活断层分布、地壳运动这叁个方面来分析台湾地区的大地构造环境,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台湾的地震活动特征和板块构造运动的差异将台湾地区划分为东、西部两个地震区,然后再依据新构造和现代构造运动、构造应力场、还有地震构造进一步把东部区...
  • 盘锦地区地震危险性分析

    盘锦地区地震危险性分析

    张晓东[1]2002年在《盘锦地区地震危险性分析》文中指出在抗震结构设计中,我们需要知道该结构在其预定使用寿命内可能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但由于这一事件所具有的强烈的随机性,只能在概率的含义上对结构可能受到的地震威胁进行推测和评估。地震危险性分析是减轻地震灾害,进行灾害管理和建筑物抗震设防的科学依据。...
  • 凡口铅锌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模式研究

    凡口铅锌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模式研究

    刘瑞弟[1]2002年在《凡口铅锌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模式研究》文中提出这篇论文从基础地质资料入手,综合分析了凡口铅锌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多年以来一直倍受关注的问题: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环境、成矿构造作用的表现形式和矿床的成因模式。凡口铅锌矿一个很重要的、基本的地质特点是区域成矿地质环...
  • 降雨条件下饱和—非饱和土径流渗流耦合数值模拟研究

    降雨条件下饱和—非饱和土径流渗流耦合数值模拟研究

    张培文[1]2002年在《降雨条件下饱和—非饱和土径流渗流耦合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滑坡的稳定性由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所决定,内在因素是边坡本身所固有的,外界因素主要包括地震、降雨、开挖等。进年来,由于降雨导致的边坡的失稳越来越频繁。因此对于降雨条件下坡面水运动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工程应用上,...
  • 长周期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

    长周期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

    张齐[1]2016年在《地震动衰减关系的区域性差异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强震观测技术的发展,全球强震资料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由于地震分布和强震资料分布的不均匀性,对于大部分强震资料相对不足的区域,基于强震资料建立衰减关系的方法尚不可行。针对这一现状,通过对强震资料相对丰富区域建立的衰减关系进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