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米氧化钇的均匀沉淀法合成研究

    纳米氧化钇的均匀沉淀法合成研究

    薛丽燕[1]2018年在《超声波与微波协同液相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球形氧化钇》文中研究指明氧化钇(Y_2O_3)具有优越的物理与化学性能,在抗腐蚀、耐热、磁性以及介电常数等方面表现出独特的优越性,纳米化的氧化钇在具备原有性质外,同时兼具纳米材料独有的特性,使其获得常规氧化钇材料无法比拟的特性,而纳米氧...
  • 圆钢半连轧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圆钢半连轧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杨勇[1]2004年在《圆钢半连轧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小型型材是钢铁产品的主要品种之一,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从70年代起,世界主要产钢大国就开始逐渐减少横列式小型轧机的套数,新建优质、高产、低耗、自动化程度高的新型连续式轧机,淘汰落后的横列式轧机,向着连续、高...
  • 受控五杆机构运动动力学分析及控制系统研究

    受控五杆机构运动动力学分析及控制系统研究

    郭爱华[1]2004年在《受控五杆机构运动动力学分析及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受控连杆机构是指一个或若干个原动件受计算机控制,从而使机构精确实现任意给定运动并具有智能化的一类机构。精确实现任意给定运动是机构学领域具有重要实际意义的一大难点,受控机构与受控机构学的研究正是应这一要求而兴起的。具有一个...
  • 水中对硝基苯酚的超声降解

    水中对硝基苯酚的超声降解

    李洁[1]2004年在《水中对硝基苯酚的超声降解》文中指出声化学技术是近年来引起人们关注的一种新型水处理技术,在处理废水中难降解有毒或有害的有机污染物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本文采用超声波技术,选择环境优先污染物—对硝基苯酚(P-NP)的水溶液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频率为20kHz的脉冲式声化学发生器,...
  • 反应流场中的化学热、动力学计算与应用

    反应流场中的化学热、动力学计算与应用

    刘宏灿[1]2004年在《反应流场中的化学热、动力学计算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早在两个世纪以前,化学反应燃烧现象已经引起人们的兴趣及广泛的研究,随着二十世纪数值计算软、硬件的发展,化学反应燃烧数值模拟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也得以蓬勃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了化学反应热力学、化学反应动力学应用于流场计算的方...
  • 低品位氧化锌矿湿法冶金新工艺研究

    低品位氧化锌矿湿法冶金新工艺研究

    刘红卫[1]2004年在《低品位氧化锌矿湿法冶金新工艺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氧化锌有相当大的储量,随着锌资源日益短缺,利用中低品位的氧化锌矿生产锌是一条重要的开源节流的方法。对某中低品位的氧化锌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氧化锌矿主要锌矿物为菱锌矿,很容易用硫酸浸出。分别考察了磨矿粒度、酸度、时...
  • ~.OH与部分典型有机污染物反应速率常数(kOH)的线性自由能关系研究

    ~.OH与部分典型有机污染物反应速率常数(kOH)的线性自由能关系研究

    闫春丽[1]2004年在《~.OH与部分典型有机污染物反应速率常数(k_(OH))的线性自由能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多环芳烃(PAHs)、多氯代二苯并-对-二恶(口英)/呋喃(PCDD/Fs)和多氯联苯(PCBs)是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AHs、PCDD/Fs和PCBs是半挥发性的,在大气环境中主要...
  • 聚合物溶液通过多孔介质的动力学行为

    聚合物溶液通过多孔介质的动力学行为

    梅鹏[1]2004年在《聚合物溶液通过多孔介质的动力学行为》文中研究指明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行为极其复杂,它不仅在于聚合物本身的流变特性表征上的困难,多孔介质局部几何的复杂性,而且还取决于多孔介质和聚合物溶液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论文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讨论了聚合物溶液通过多孔介质的流动本质。分析...
  • 车辆系统中若干动力学问题的研究

    车辆系统中若干动力学问题的研究

    凌亮[1]2015年在《高速列车—轨道叁维刚柔耦合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速铁路网,因此确保高速列车在长期服役过程中的安全平稳运行将是我国高速铁路运营中所面临的重大挑战。高速列车的安全平稳运行取决于列车-轨道耦合系统的动态特性和运行状态下的行为,因...
  • 双电机独立驱动电动车稳定性控制研究与试验车设计

    双电机独立驱动电动车稳定性控制研究与试验车设计

    罗昶[1]2004年在《双电机独立驱动电动车稳定性控制研究与试验车设计》文中提出论文根据系统具体控制对象将多电机独立驱动电动车的操稳性控制划分为间接稳定性控制与直接稳定性控制两大类,前者以优化车轮和路面的相对运动为目标;而后者直接以整车运动状态参量为调节对象。针对双电机前轮驱动EV,提出了基于自由轮...
  • 土壤中无机纳米微粒的研究

    土壤中无机纳米微粒的研究

    王明辉[1]2004年在《土壤中无机纳米微粒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首次将“纳米”的概念引入土壤学的研究中,采用物理分散法和化学分散法成功地从土壤中提取出了无机纳米粒子。探讨了影响土壤无机纳米粒子存在的各种因素及其形态特征和性质,并采用透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等离子质谱发射仪和红外光谱等分析测试手段...
  • 配合物模拟水解酶动力学及机理研究

    配合物模拟水解酶动力学及机理研究

    陈华梅[1]2004年在《配合物模拟水解酶动力学及机理研究》文中指出生物体内有很多由金属离子构成的水解酶,它们能水解蛋白质、磷酸酯、DNA等重要的生命物质,在生物化学反应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天然金属酶结构复杂、稳定性差、对结果的解释也较烦琐,因而模型分子为研究生命过程提供了广泛的可行性。酶模型...
  • 无界区域上GBBM方程解的长时间动力学行为

    无界区域上GBBM方程解的长时间动力学行为

    潘杰[1]2004年在《无界区域上GBBM方程解的长时间动力学行为》文中提出本文考虑无界区域R~n(n≥1)上有阻尼的GBBM方程其中a,b,r是正常数,△是Laplace算子,▽是n维梯度算子,F(u)满足适当条件。首先,利用Galerkin方法和对区域作极限的方法证明了在无界区域R~n(n≥1)...
  • 汽车防抱制动系统(ABS)模糊控制系统的研究

    汽车防抱制动系统(ABS)模糊控制系统的研究

    熊小阳[1]2006年在《基于模糊控制的ABS仿真研究》文中认为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是改善汽车主动安全性的重要装置,在汽车高速化发展的今天,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ABS是通过在制动过程中自动控制车轮的制动力矩从而防止了车轮抱死,这对于提高汽车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和转向操纵性,改善汽车的制动效能,...
  • 菌紫质光诱导折射率变化及在全息存储中的应用研究

    菌紫质光诱导折射率变化及在全息存储中的应用研究

    董卫斌[1]2004年在《菌紫质光诱导折射率变化及在全息存储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细菌视紫红质(菌紫质,BR)是一种对光具有奇异光敏特性的生物分子材料,随着对其结构和特性的深入研究,人们已经能够利用现代基因工程和生化手段来优化菌紫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其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其中光信息存储是菌紫...
  • 脉冲微分方程解的存在性与定性研究

    脉冲微分方程解的存在性与定性研究

    魏巍[1]2006年在《脉冲传染病动力学模型的定性分析与数值仿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考虑了几种在脉冲作用下的传染病动力学模型,讨论了脉冲接种作用下传染病模型周期解的存在性及其稳定性,得到脉冲移除作用下传染病模型周期解稳定的充分条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所得结论.全文分为两部分共六章,第一部分主要由...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及电极过程动力学研究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及电极过程动力学研究

    王美芳[1]2006年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单电池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说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是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的电化学能量转化装置,具有系统简单、比能量高、污染小、燃料便于储运等优点,DMFC是未来理想的移动电源系统之一。在当今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情况下,DMFC的深入研究尤为重要。由...
  • 星载GPS低轨卫星几何法定轨及动力学平滑方法研究

    星载GPS低轨卫星几何法定轨及动力学平滑方法研究

    秦显平[1]2009年在《星载GPS低轨卫星定轨理论及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了星载GPS低轨卫星定轨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制了星载GPS低轨卫星约化动力法定轨软件,针对约化动力法和推广卡尔曼滤波存在的问题,开展了星载GPS低轨卫星自适应事后和实时定轨研究,论文最后对星载GPS编队卫星相对定...
  • 高科技创业企业的动态系统分析

    高科技创业企业的动态系统分析

    宋兵[1]2004年在《高科技创业企业的动态系统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综合运用微观经济学、生态学、技术创新理论、实物期权理论和最优控制的理论与方法,对高科技企业创业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研究工作从两个方面展开:第一,高科技创业企业动态系统分析的理论研究,第二,高科技创业企业动态系统分析的实证分析...
  • 模块化可重组机器人分布式控制系统设计

    模块化可重组机器人分布式控制系统设计

    李晓斌[1]2004年在《模块化可重组机器人分布式控制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为模块化可重组机器人设计了一套分布式控制系统,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机器人的自动对接,为以后继续研究模块化可重组机器人的自动重组技术奠定了基础。首先,本文介绍了模块化可重组机器人的概念、特点、发展状况以及应用前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