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保护”多人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言论文,多人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语言保护几乎是超出人类能力之事李宇明(北京语言大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问题(笔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学语言论文,笔谈论文,中国论文,现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想不出题目,现成...
150年前泉州两种中西闽南方言文献音系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闽南论文,泉州论文,两种论文,方言论文,中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
吴雅萍[1]2004年在《仡佬语构词法浅析》文中认为本文以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大狗场村的仡佬语话语材料为主介绍仡佬语的语音特点,重点对构词法进行分析。所用材料是2003年七八月间李锦芳老师带领壮侗语言文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实习小组收集的。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内已经展开了对仡佬语的研究。贺嘉善同志的《...
彭泽润[1]2003年在《衡山南岳方言的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衡山南岳汉语方言大致可以根据南岳衡山这座大山作为自然界线,分为前山话和后山话两种系统特点完全不同的方言。我们运用地理语言学的方法,对350个村进行高密度的空间调查和研究,画成方言90幅地图,研究不同方言的分布、分界、过渡、相互接触,以及它...
崔广利[1]2003年在《元明韵书入声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选取元明时期反映北方方言音系的韵书,即《蒙古字韵》、《古今韵会举要》、《中原音韵》、《韵略易通》、《交泰韵》、《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和《元韵谱》,从韵书角度,探讨元明时期北方方言音系韵书中记录的入声的变化状况。本文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着手,先...
张静[1]2003年在《元明北方汉语入声研究》文中认为现在学术界普遍认为入声在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方言中的发展状况是不一致的,不能一概而论。元明这一时期是入声发展演变的重要阶段,本文着重探讨的是这一时期中入声在北方话中存在状态。元代北方汉语有无入声,学界聚讼半个世纪,尚无定论。明代北方汉语入声与元代有...
郑敏惠[1]2003年在《福州方言“有+VP”句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叁个平面”理论和“大叁角”理论为主要指导思想,对福州方言“有+vP”句式进行全方位考察。论文首先探讨福州方言“有+VP”句式的句法特征、语义价值和语用功能,在此基础上与普通话中“有+VP”句式进行平面比较,接着探寻古汉语中...
贾英敏[1]2003年在《官话方言中的人称代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称代词虽然是词汇中的小类,数量有限,但却十分常用,又是口语常用词,方言特色十分鲜明,而且人称代词属于稳固的基本词汇,容易保留前代语言的旧有读音;而官话方言是汉语方言中最大的一支,通行区域也最广,因此在官话区域内研究人称代词,比...
金小梅[1]2003年在《中古入声字在南充方言中的读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古代汉语发展为现代汉语,官话区入声的消失是其声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入声在官话区的消失和演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在官话区入声消失的历史进程中,表现出其发展演变中的不平衡性甚为明显,然而迄今少有人对此进行专门的研究。所以,对特定地...
李斐[1]2003年在《陕西潼关方言研究》文中指出潼关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最东端,面积444.96平方公里,人口12.25万。潼关东临河南省灵宝县,西连华阴县,南接洛南县,西北与大荔县毗邻,北面与山西省芮城县隔黄河相望,素有“虎据雄关,叁省通衢”之称。潼关方言属于北方官话下属中原官话区的陕西关中方言...
朴红瑛[1]2003年在《《现代汉语词典》儿化词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儿化”是音变现象之一,是现代汉语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儿化词的规范也是现代汉语规范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多年来,儿化现象受到很多研究者的关注,成果也很多。但在普通话儿化的判定和运用上仍存在较大的混乱,如何理解和掌握儿化词尚未找到统一的...
高侠[1]2003年在《现代汉语词语更替现象研究》文中认为本文讨论的是现代汉语词语更替现象。文中分析了词语更替的词例、类型,在此基础上,集中讨论由词语更替现象折射出来的词语运用中的显隐问题,探讨了它们的显隐轨迹、制约因素,并进而分析了现代汉语交际中的词语更替现象给我们的词汇规范问题所带来的启示。本文...
甘萍[1]2003年在《汉语教学与英语教学比较研究初探》文中认为本文致力于汉语教学与英语教学的比较研究初探,它由四部分组成。通过对汉语教学和英语教学的目的语之语言特征、课程性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要求、教学对象、教学方法与手段等诸多方面,对汉语教学和英语教学进行分析比较,采用比较法和分析法...
姜蕾[1]2003年在《《儒林外史》所体现的江淮方言语法和词汇现象》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旨在研究《儒林外史》的语言特点,主要从语法入手,同时兼顾词汇,从反复问句、“动+了+趋”式结构、后缀“子”的结构、动词“得”和助词“得”的用法、表示概数的“把”和作为动词的“把”的用法、一部分量词的用法等六个方面,选...
郭贞彦[1]2016年在《山西中北部晋语声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山西中北部晋语包括山西晋语并州片、吕梁片、五台片和大包片,本区域方言的声调从共时类型到历时演变都很有特点,并具研究价值。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山西方言研究备受瞩目,在山西方言声调研究方面亦有丰富的成果积累。不过,已有研究在研究范围上多关注...
陶伏平[1]2002年在《宁乡偕乐桥话介词初探》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宁乡偕乐桥话介词进行系统的考察,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宁乡偕乐桥话有特色的介词,通过与北京话介词的比较,总结出偕乐桥话介词的一些特点。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简要介绍宁乡方言,描写偕乐桥话音系。第二部分“偕乐桥话与北京话介词...
彭建国[1]2006年在《湘语音韵历史层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湘语作为十大汉语方言之一,其语音研究现状不能令人满意:多限于现实平面语音特征的粗线条勾勒,少深层次语音现象的发掘,尤其涉及湘语历史的研究文章更是凤毛麟趾,可谓尚处于起步阶段,而且仅有的几篇论文(或专着)依然存在线条过于粗疏,不讲究层次的缺陷...
申莹莹[1]2011年在《衡阳方言副词研究》文中指出副词是汉语中一个很复杂的词类,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它的争议很大,甚至对其定义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对副词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副词的语法功能、副词与其他相关词类的区分以及副词内部次类的划分等问题上。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汉语副词的研究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湖...
陈朝珠[1]2002年在《北海白话词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海市是广西南部一座风景秀丽的海滨城市,也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由于缺乏文献记载,长期以来,人们对北海白话的起源众说纷纭,北海历史研究亦尚有诸多疑点和争议,基于此,笔者对北海白话词汇进行了详尽的描写,并以此为切入口,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