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白菜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及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

    大白菜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及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

    于拴仓[1]2003年在《大白菜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及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文中研究说明大白菜(Brassica.campestrisL.ssp.pekinensis)原产我国,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构建一张较高密度的永久分子遗传图谱将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利用不同生态型的结球白菜栽培种高代...
  • 渭北旱区几种杮树(Diospyros. kaki Linn)抗旱机制的研究

    渭北旱区几种杮树(Diospyros. kaki Linn)抗旱机制的研究

    胡超琼[1]2018年在《基于SCoT、IRAP和SSR分子标记的柿属植物亲缘关系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柿(DiospyroskakiThunb.)属于柿科(EbenaceaeL.)柿属(DiospyrosL.),柿属植物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有着较为丰富的柿属种质资源,在我国现已经有一千多份柿属植物品种...
  • 小麦抗叶锈基因Lr35相关基因组DNA片段的分离与鉴定

    小麦抗叶锈基因Lr35相关基因组DNA片段的分离与鉴定

    王海燕[1]2003年在《小麦抗叶锈基因Lr35相关基因组DNA片段的分离与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抗病基因中的几个保守序列为依据合成寡核苷酸引物,并形成不同引物组合,通过对小麦抗叶锈近等基因系材料ThLr35及其感病亲本Thatcher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同时结合ISSR标记,寻找预期的RG...
  • 甘蓝型油菜矮秆突变体及矮秆基因分子标记的研究

    甘蓝型油菜矮秆突变体及矮秆基因分子标记的研究

    黄天带[1]2003年在《甘蓝型油菜矮秆突变体及矮秆基因分子标记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甘蓝型油菜矮秆突变体Ds-1,正常秆品种中双4号(ZD4),华双3号(HD3)为材料,通过不同光照,不同激素处理及田间种植等试验,研究了Ds-1的生长发育特性;利用经典遗传学方法分析矮秆性状的遗传规律及与另一...
  • 四川常用玉米自交系、杂交种的SSR指纹图谱构建

    四川常用玉米自交系、杂交种的SSR指纹图谱构建

    谭君[1]2003年在《四川常用玉米自交系、杂交种的SSR指纹图谱构建》文中指出本文应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四川目前在生产上使用或即将推广使用的常用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共计142份材料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套简便、快捷、准确可靠的分子技术鉴定体系,构建了四川常用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的SSR指纹图谱数据...
  • 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Waxy蛋白种质资源研究

    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Waxy蛋白种质资源研究

    李欢欢[1]2016年在《普通小麦—冰草2P异源染色体易位系的创制、分子鉴定与遗传分析》文中认为小麦野生近缘植物冰草(Agropyroncristatum(L.)Gaertn.,2n=28,PPPP)具有抗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和黄矮病,耐寒、耐旱,多花、多小穗和多分蘖等优良特性,是进行小麦...
  • 不同类型水仙亲缘关系的分子标记研究

    不同类型水仙亲缘关系的分子标记研究

    朱震霞[1]2003年在《不同类型水仙亲缘关系的分子标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实验运用RAPD、ISSR对58份不同类型、不同来源的水仙材料进行亲缘关系研究,并将RAPD标记中法国水仙型的特异标记转化为重复性和稳定性好的SCAR标记,用于该类型材料的鉴定等研究工作中。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2%CTAB...
  • 牛双肌基因多态性分子标记研究

    牛双肌基因多态性分子标记研究

    史明艳[1]2003年在《牛双肌基因多态性分子标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MSTN基因又称GDF-8(growthdifferentiationfactor8,肌肉生长抑制素),是一种肌肉生长的负调控因子,属于TGF-β(transfominggrouthfactorbeta,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在发...
  • 中国小麦籽粒硬度的生化和分子标记研究

    中国小麦籽粒硬度的生化和分子标记研究

    徐晶晶[1]2017年在《青海省育成小麦品种(系)资源的分子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82份青海育成小麦品种(系)资源中矮秆基因分布情况、Ppo基因等位变异、Wx糯蛋白亚基缺失情况以及puroindoline变异类型评价,以便进一步了解我省小麦的品质现状。使具有优良面粉品质的小麦品种...
  • 甘蓝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特征、生化基础及其分子标记的研究

    甘蓝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特征、生化基础及其分子标记的研究

    刘玉梅[1]2003年在《甘蓝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特征、生化基础及其分子标记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甘蓝(BrassicaoleraceavarcapitataL.)雄性不育在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重要价值。甘蓝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DGMS)源79-399-3已在甘蓝类蔬菜的杂种优势中得到利用。但对该...
  • 油菜单显性核不育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其辅助选择研究

    油菜单显性核不育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其辅助选择研究

    王道杰[1]2003年在《油菜单显性核不育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其辅助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雄性不育是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油菜雄性不育可分为两类:一种是由核基因控制的核不育(GMSorNMS);另一种是由核质互作控制的细胞质不育(CMS)。核不育类型多,不育彻底、稳定,选育较为容易,所以利用核不育...
  •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遗传分析与分子功能图谱构建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遗传分析与分子功能图谱构建

    康海燕[1]2013年在《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利用》文中研究说明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Stal))是亚洲稻区主要的水稻害虫之一,其危害具有暴发性、毁灭性和隐蔽性。该虫栖息于稻丛基部,刺吸韧皮部汁液,造成植株枯萎。严重时大面积稻田出现“虱烧”,致使水稻减产...
  • 水稻RFLP连锁图谱构建及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水稻RFLP连锁图谱构建及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张书芬[1]2005年在《甘蓝型油菜重要农艺和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及遗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甘蓝型油菜是杂种优势利用最成功的重要作物之一。探讨油菜杂种优势及其产生原因,并对重要农艺和品质性状进行QTLs定位,可以丰富作物杂种优势的遗传学理论,对杂交油菜育种和油菜的品质...
  • 玉米抗矮花叶病遗传分析及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玉米抗矮花叶病遗传分析及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王振华[1]2002年在《玉米抗矮花叶病遗传分析及数量性状基因定位》文中研究指明玉米矮花叶病是一种世界性病毒病害,目前已成为危害我国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实践证明,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此病的经济有效途径,而抗病育种的成效取决于对抗源和抗病遗传规律的认识。本论文开展抗源鉴定和抗性遗传研究对玉米抗...
  • 亚麻抗锈病、抗枯萎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品种资源对枯萎病的抗性评价

    亚麻抗锈病、抗枯萎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品种资源对枯萎病的抗性评价

    薄天岳[1]2002年在《亚麻抗锈病、抗枯萎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品种资源对枯萎病的抗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亚麻(LinumusitatissimumL.)既是纤维作物,也是油料作物,其茎秆可以剥取高档纤维用于纺织业,籽粒可以榨制富含高不饱和脂肪酸的营养保健油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展亚麻生产显得越...
  • 唐菖蒲常见品种RAPD分析

    唐菖蒲常见品种RAPD分析

    王金刚[1]2002年在《唐菖蒲常见品种RAPD分析》文中认为本文从生物学特性、同工酶标记和RAPD分子标记叁方面对12份常见的唐菖蒲品种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探讨。结果如下:(1)通过对唐菖蒲12个品种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发现唐菖蒲存在同名异物现象,分类不科学,亲缘关系不清等现象。(2)用唐菖蒲种球中提取...
  • 龙眼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子评价及分类研究

    龙眼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子评价及分类研究

    谭卫萍[1]2002年在《龙眼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子评价及分类研究》文中认为龙眼(DimocarpuslonganLour.)起源于我国南部及越南北部。我国龙眼种质资源丰富,龙眼的分类涉及了形态学、孢粉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经历了从形态多样性到DNA多样性的发展过程。由于分类标准不统一、...
  • 水稻几个重要性状的QTL定位及抗白叶枯病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水稻几个重要性状的QTL定位及抗白叶枯病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曹立勇[1]2002年在《水稻几个重要性状的QTL定位及抗白叶枯病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文中指出产量相关性状、株高、抽穗期、耐热性及幼苗活力相关性状为水稻的重要性状,本论文构建了水稻DH、RIL遗传群体,并进行了分子标记遗传作图,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水稻的上述几个重要性状,定位了这几个性状的QTL,最后...
  • 水稻抗病相关基因的遗传定位和分离克隆

    水稻抗病相关基因的遗传定位和分离克隆

    王洁[1]2005年在《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相关基因及抗病基因类似序列的克隆》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抗病相关基因的克隆有助于阐明水稻抗病的分子机制。Xa23是章琦等人从我国普通野生稻Oryzarufipogon)中鉴定出来的1个新的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并已育成以感病籼稻品种JG30为遗传背景的近等基因系CBB2...
  •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幼穗愈伤组织形成和植株再生能力的基因型变异及其遗传基础的研究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幼穗愈伤组织形成和植株再生能力的基因型变异及其遗传基础的研究

    李欢欢[1]2016年在《普通小麦—冰草2P异源染色体易位系的创制、分子鉴定与遗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野生近缘植物冰草(Agropyroncristatum(L.)Gaertn.,2n=28,PPPP)具有抗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和黄矮病,耐寒、耐旱,多花、多小穗和多分蘖等优良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