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武[1]2004年在《亚微米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组织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率先将高能球磨和半固态挤压技术相结合,形成亚微米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新技术。通过自行设计的半固态挤压装置,采用高能球磨—半固态挤压制备了亚微米SiCp/2014Al和SiCp/6066Al复合材料...
贾宏涛[1]2004年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无机纳米粒子原位复合材料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基体,以凹凸棒土、纳米CaCO_3和微米CaCO_3作为无机填料,采用原位复合法缩聚合成了PET/无机材料复合材料。根据PET聚酯缩聚反应特点,设计制作了1L的缩聚反应釜。采...
曾建国[1]2004年在《胺基/环氧型室温固化乳液涂料的研制》文中提出本工作以马来酸酐和乙二胺为原料,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合成了带有双键的不饱和伯胺(UPA),并对产物用红外光谱和核磁氢谱进行了表征。不饱和伯胺、(甲基)丙烯酸酯和苯乙烯单体进行了乳液共聚,研究了乳化剂的类型及用量、UPA用量等因素对乳...
于长城[1]2002年在《基体金属硬度与工艺对复合辊套耐磨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RP中速磨煤机耐磨件进行了运行与磨损情况分析,研究、提出了制备磨辊和盘瓦复合合金成分配比;并对制作的试件进行了固溶、时效等特定的热处理工艺,观察试件金相组织,进行机械强度试验,最后做磨料磨损试验,对磨损失效机理进行...
王连登[1]2003年在《原位反应生成粒子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针对镁合金的高温强度与蠕变性能较差,长期使用时温度不能超过120℃,采用原位反应生成技术,在真空感应炉中使用Ar气保护,使反应添加物与镁液原位反应生成Mg_2Si/MgO增强镁基复合材料;采用OM,ESE...
高嵘岗[1]2003年在《纳米TiO_2对Mg基复合材料储氢性能的改善》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对国内外镁基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着重对以下两方面内容进行了研究:(1)用过渡族元素Cr对Mg_2Ni合金进行了元素替换,研究了Mg-Ni-Cr叁元合金的晶体结构、微观特征以及吸氢动力学性能...
姜姗[1]2016年在《钙钛矿铁电氧化物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微结构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钙钛矿铁电氧化物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在存储器、纳米发电机、光电器件及光催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开展钙钛矿铁电氧化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及合成,揭示复合材料界面结构及性能间的关联,对新型功能...
陈腾飞[1]2003年在《炭纤维坯体结构及增密方式对炭/炭复合材料界面及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仔细剖析国外现役航空刹车用炭/炭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的基础上,设计和制备了针刺毡坯体,研究了坯体结构对炭/炭复合材料增密、基体炭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探索了一条快速制备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的全新途径...
李鑫陵[1]2010年在《芳纶1313织物及其增强硅橡胶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橡胶是一种高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也称做弹性体。由于橡胶的弹性大,弹性模量较低,在外力的作用下极易产生变形。因此,很多橡胶制品都是以复合材料的形态存在的。作为高温环境下使用的橡胶制品,不仅要求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钱清华[1]2003年在《橡胶防老剂RD生产工艺改进的初步探索》文中提出橡胶防老剂RD,化学名称2,2,4—叁甲基—1,2—二氢化喹啉聚合体。主要用作橡胶通用型防老剂。对热和氧引起的橡胶老化有极好的防护效能,对金属的催化氧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防护性能持久。具有低挥发性,在高温下长期使用损失小,对发展...
杨卫明[1]2003年在《新型层状铁电—铁磁复合材料的合成与表征》文中认为铁电—铁磁复合材料是一种多功能材料,它是由两种单相材料——铁电相与铁磁相材料经一定方法复合而成。铁电—铁磁复合材料的磁电转换功能是通过铁电相与铁磁相的乘积效应来实现的,这种乘积效应即磁电效应(MagnetoelectricEf...
郑小红[1]2007年在《熔铸法原位自生Al_2O_3-TiC_p/Al基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及动力学分析》文中指出借助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仪(EDAX)、X射线衍射仪(XRD)等测试技术,对Al-TiO_2-C体系的热力学、动力学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建立了熔铸法(...
刘志强[1]2003年在《Ⅰ、高岭土的插层与表面有机改性及对PVC塑料的改性作用Ⅱ、纳米中孔二氧化钛光敏化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报告的第一部分的研究目的是研究煅烧高岭土和漂白高岭土表面有机改性的较佳工艺条件和它们在PVC塑料/电缆料中的应用。为此,开展了一系列的应用基础方面的研究。研究内容如下:1...
王洪梅[1]2016年在《TiO_2基复合材料制备及光催化降解异丙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在日常活动中的广泛应用导致空气污染,光催化技术可以在温和条件下将范围广泛的气相污染物最终降解为无害的产物CO2和H2O,在空气净化应用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TiO2因其出色的光催...
李凯[1]2014年在《新型叁维纳米孔纤维素凝胶/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构建及其结构与性能》文中认为随着近年来对资源和环境的关注,人们对新材料以及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思路也有了新的认识,希望能够在保持材料原有性质的同时,尽量利用可再生、可降解的生物质资源,并通过“绿色”的加工方式获得高性能新材料。纤维素...
王耐艳[1]2002年在《Cu-纳米TiB_2原位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摩擦磨损性能》文中指出本文采用原位反应法制备了Cu-纳米TiB_2原位复合材料,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原位复合材料的微结构,进行了干滑动摩擦磨损和电接触滑动磨损实验,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从热力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陶瓷TiB_2颗粒在铜基体中...
朱晶晶[1]2012年在《叁维面芯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细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叁维编织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结构设计性、优越的机械性能、较高的性价比和很强的仿形能力。因此,叁维编织复合材料作为一种结构材料受到广泛的关注,并已在航空、航天、生物医学工程以及汽车工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叁维面芯四...
刘辉[1]2002年在《聚碳硅烷纤维成型的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先驱体转化法是制备连续SiC纤维的重要方法,该方法包括先驱体聚碳硅烷(PCS)的合成、熔融纺丝、不熔化处理及高温烧成等工序。本论文围绕PCS纤维的成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系统地研究了PCS的流变性能以及对其熔融纺丝的影响;通过沉淀分...
赵晓宏[1]2002年在《连续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组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选用高强度、高模量的连续碳纤维作为增强相,与纯铜基体进行复合,试图获得高强度高导电的连续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C_f/Cu)。针对如何获得性能优异的C_f/Cu的制备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复合材料的组织...
陈德良[1]2002年在《无机组合粒子增强增韧聚合物的协同效应》文中指出聚合物具有密度小、加工成型性好、功能化复合容易、原材料丰富、价格便宜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包装、农业、建筑、汽车、电子电气等行业。但聚合物长链式分子结构决定了其强度、硬度较低,低温韧性较差,限制了聚合物材料在结构材料领域中的拓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