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杰[1]2001年在《公路动态称重系统的设计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公路运输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的不断发展,产生了对公路车辆进行动态称重(Weigh-in-Motion简称为WIM)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动态称重是大宗散装货物快速自动称重计量的有效的手段,也是加强公路超限运输、强制实施超限法规等管理现...
林跃华[1]2001年在《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简称“GIS”。它是为特定目标建立的空间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件、软件及网络支持下,对有关空间数据进行预处理、输入、存储、查询检索、处理、分...
张志兵[1]2001年在《气动冲击锤的计算机模拟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分析研究国内、外非开挖施工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选择在国内仍处于开发阶段,设计理论极不成熟,而在非开挖铺管施工中最有效、最经济的施工设备——气动冲击锤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其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对已有气动冲击...
李军海[1]2001年在《江阴大桥地基及基础安全监测资料管理系统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大型桥梁地基基础的安全监测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安全监测不但可以掌握桥梁及其地基基础的运行性状,而且可以将实测情况与设计预测情况进行对比,从而不断提高桥梁设计水平,为桥梁事业的发展积累丰...
吴侧立[1]2008年在《深圳市西部港区物流信息化战略分析与规划》文中研究表明2007年深圳港货柜总量世界排名第四,其中,深圳西部港区的货柜贡献量占深圳港的一半比重之多。2007年底,招商局携手IBM公司对西部港区IT信息化进行战略分析和规划,旨在借助IBM公司丰富的IT信息化经验和战略规划经验为招...
李明昌[1]2001年在《中海客运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90年代之后,旅客运输增长速度超过了货物运输,成为交通运输业在新时期的发展趋势,铁路、公路和航空的激烈竞争,加之水路客运技术状况的相对落后,使水路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都出现明显下降的态势,水路客运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水路客运在同其他客运方式的...
张晓洁[1]2001年在《大连中海航船务公司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对大连中海航船务公司(简称中海航公司)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其所属船舶老旧的弱点,结合国内沿海航运的状况,对中海航公司的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中海航公司的基本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其次对国内沿海货运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做出分...
徐文峰[1]2007年在《中国航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电子商务技术的广泛应用,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被广泛认为是企业新的重要利润源泉,越来越多与物流相关的企业正积极筹划和研究向现代物流的转型。事实上,中国航运企业作为物流服务的提供者,对...
李耀鼎[1]2007年在《不确定条件下的船舶投资决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航运业是一个资本密集且投资风险大的服务性行业,船舶投资是航运企业经营活动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涉及航运企业生产经营全局、改变船队结构和运输能力的战略性活动。船舶投资决策直接影响着从企业买船到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并会直接影响...
王鲁军[1]2001年在《东南亚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及中远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东南亚集装箱运输市场在全球运输市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研究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在东南亚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国际集装箱运输发展及其主要特点、国际集装箱运输系统及其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东南亚区域经济特点及经济全...
曾凡平[1]2013年在《大连港集团综合物流运营商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和港口之间的激烈竞争,大连港进入了一个历史性转折时期。大连港集团应站在港口发展的战略高度,抓住发展综合运输体系的机遇,主动顺应世界港口发展的趋势,发展现代综合物流产业,这是大...
熊志明[1]2001年在《我国港口物流中心及其配送网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港口是我国对外贸易的窗口,在国际运输、世界贸易以及国家经济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代港口不再仅仅是水陆换装的枢纽,同时也是综合物流系统中重要的物流基础设施和综合物流中心的最佳选址。港口向着大型综合物流中心的发展已是不可逆转的大趋...
朱海峰[1]2008年在《大跨径混凝土斜拉桥施工过程仿真分析》文中指出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在我国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现代大跨径斜拉桥的建造不仅推动了桥梁设计理论、结构分析以及施工技术的发展,同时也使大跨径斜拉桥的施工控制问题成为工程技术人员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斜拉桥施工控制就是控制成桥状态时结构的内力和...
田林祥[1]2001年在《甘肃高等级公路粉煤灰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石灰粉煤灰稳定土路面结构材料路用性能的研究,以大量的室内试验为基础,经铺筑试验路检验验证,对石灰粉煤灰稳定土路面结构材料,在不同配比、不同压实度、不同龄期阶段的强度增长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得...
董丕灵[1]2001年在《我国大城市道路系统存在问题及其更新改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大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造成交通拥挤的实质就是道路交通设施供应远不能满足交通需求的供求关系失衡的矛盾。城市道路系统作为城市交通的主要载体,它对交通的制约因素是问题成因的重要方面。在长期以来城市基础设施簿弱、...
高江平[1]2001年在《网状加筋挡墙结构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平面网状加筋土挡土墙比传统的条带式加筋土挡土墙的抗拔稳定性好、墙面位移小、抵御上覆荷载的能力强、筋带的拉应变小、整体工作性能强。所以,它适合于修筑高大及高等级公路的挡土墙。论文结合交通部行业联合攻关项目《黄土山区新型支挡结构...
朱鸿国[1]2001年在《公路主枢纽干线客运系统区域划分及其客运主干线布局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即将建成的国道主干线和45个公路主枢纽的背景下,系统的论述了公路主枢纽干线客运系统的概念、功能和特点;通过分析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相互发展的关系,建立了叁种划分公路主枢纽客运区域的方法和具体的数学模型...
胡军红[1]2005年在《城市出租汽车交通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出租汽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组成部分,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方便居民出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城市现代化发展水平。但长期以来在出租汽车行业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问题,包括市场供求失控,租价制定不合理;营运站点布设不规范等。本...
蔡建辉[1]2001年在《高速公路规划建设中的选线研究》文中提出高速公路作为公路交通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实现的技术变革,解决了不断困扰的公路混合交通、汽车通行速度、效率、效益提不高的问题。它发端于发达国家,已为世界各国所接受。20世纪80年代早中期标定了我国公路交通现代化发展建设的方向,并以国...
赵文强[1]2001年在《城市居住小区汽车停车问题探讨与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小汽车在中国进入家庭已经成为一种现实,人们在享受汽车所带来迅捷和便利的同时,自身的活动开始为交通、环境等问题所困扰。作为居住载体的居住小区,更是难以容纳迅速增长的私人汽车,如何解决小汽车进入家庭后所带来的停车问题己经成为不容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