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辱性刑罚:传统价值及其现代复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刑罚论文,传统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羞辱性刑罚或耻辱刑,可能是中外...
郭军丽[1]2004年在《刑罚人道主义若干问题探讨》文中认为世界范围内的刑法改革正朝着文明、人道的方向前进,中国的刑法也在为此积极探索。对刑罚人道主义的探讨在这其中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国内外学者对人道的问题已有一些研究,但对其内涵界定、基本内容、价值取向及我国刑法中人道主义的检讨仍需作更深入的钻研...
陈兴良[1]2006年在《期待可能性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期待可能性理论产生于德国,其形成是心理责任论向规范责任论转变的历史过程。应该承认狭义的期待可能性概念,期待可能性的征表只能是外部情形的异常性。期待可能性不是主观的事实性存在,而是责任之规范要素。应站在行为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考虑其作出意志选择的可能...
邢孝平[1]2003年在《自首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自首制度是我国刑法中的一项重要的量刑制度,它在中国的立法设置和司法运用源远流长,有关与此的理论研究也历久而弥新。正确地适用自首制度,对于鼓励和引导犯罪分子自动投案,改过自新,从而有效地实现刑罚预防犯罪的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迄今为...
赵秉志[1]2015年在《中国死刑立法改革新思考——以《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为主要视角》文中提出《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拟取消走私武器、弹药罪和走私核材料罪等9种犯罪的死刑,并将死缓犯执行死刑的门槛由"故意犯罪"提高至"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这将是中国死刑立法改革的又一重大进步。中国当前...
王慧[1]2013年在《水上交通犯罪刑事责任研究》文中认为水上交通领域的犯罪问题一直为学界关注较少,而关于水上交通领域犯罪的刑事责任问题在我国刑法学界更是付之阙如。随着我国水上运输能力的提升、经贸往来的频繁,水上交通领域人为事故频发率不断提高,行业风险日渐加大,高风险的水上作业与高效率的水上运输给人...
马健博[1]2017年在《行刑社会化背景下社区矫正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行刑即刑罚的执行,正所谓:徒法不足以自行,刑罚执行乃法律之终局及果实。行刑社会化作为行刑的重要原则和要求,对当下中国社区矫正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区矫正将服刑人员置于社区内执行刑罚,直接呼应社会化行刑的要求。社区...
曾惠成[1]2003年在《我国内地一般缓刑条件的适用和立法完善》文中研究说明97刑法对一般缓刑条件作了修订。一般缓刑条件包括积极条件和消极条件。前者指适用缓刑时犯罪分子应具备的刑罚条件及能说明其真诚悔罪重新做人的向上进取的品质要求;后者是犯罪分子不应具备的缺乏悔罪自新品质要求的条件。二者从正反两方面...
周世虹[1]2003年在《论我国刑法自首制度的继承与发展》文中指出自首制度,是我国刑法中的一项重要刑罚制度。历史地、比较地考察现行刑法对古代刑法自首制度的继承与发展,必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自首制度发展、变化的规律,理解我国现行刑法中的自首制度,促进自首理论的发展,指导立法和司法实践。本文分以下五个...
刘淑珺[1]2008年在《日本刑法学中的谦抑主义之考察》文中研究说明一、引言思想、科学的进步和发展总是与社会的变革与激荡息息相关。刑法学当然也不例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开始深刻反思这段肆意践踏人权、破坏法制的血的历史。在此基础上,全世界人权运动蓬勃兴起,人权意识空前高涨。在刑法领域,各国也开始...
廖学勤[1]2003年在《以法经济学原理评析单位犯罪的定罪和量刑中的若干问题》文中研究说明法经济学是一门刚过不惑之年的新兴学科。它从社会效用最大化的角度,从利益均衡的基本原则出发去提出法学范畴的一些新见解。它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经济学中的一些理论去解析法学范畴的行为定性和违法处罚中的价值合理性,因此...
蔡道通[1]2002年在《毛泽东刑法哲学思想论纲》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恩格斯的刑事法律思想、列宁的刑事法律思想、中国传统刑法文化中的辩证法思想构成了毛泽东刑法哲学思想的基本理论渊源。毛泽东的刑法哲学思想有其发展与成熟的标志和轨迹。刑事法律是阶级压迫的工具是毛泽东刑事法律本体现的核心命题。正义与秩序是毛...
贾剑虹[1]2002年在《先秦儒家和法家关于犯罪预防思想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言犯罪是一社会历史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犯罪是越来越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普遍的社会难题。在中国,从古至今,无数的思想家围绕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索。先秦儒家与法家一方面总结了前人预防犯罪的思想,并作出了重大...
朱卿[1]2017年在《近代中国刑事审前程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近代中国刑事审前程序为研究主题。刑事审前程序是刑事审判之前,即刑事案件起诉到法院之前的诉讼活动所应遵循的程序,它既是为刑事审判活动所做的准备,又具有相对独立的阶段性,是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中国的刑事审前程序是中国...
吴建萍[1]2001年在《论人权与刑事法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由序言和四部分正文组成。序言:人权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一个敏感话题,由于各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等的不同,各国对人权的理解和实施有着相当大的分歧。为此,作者认为有必要对各国刑事法律对人权保护的现状作一初步探讨,通过比较中西方刑事法律对人...
冀瑞燕[1]2018年在《论没收财产刑的废除》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刑法中的没收财产刑自始是以重刑为存在形式的附加刑,与罚金刑同属于财产刑。它的适用具有重刑的表征和作用,这一点从理论、刑罚体系、个罪的刑罚配置及适用理由等方面都充分得以表现。作为一种重刑的刑罚方式发展至今,值得考究的是,它在司法实践中却并非...
许道敏[1]2001年在《民权刑法论》文中认为民权刑法是指依照主权在民的宪法原则,要求国家刑事活动以保障人民权利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应然刑法。作者认为,民权与国权,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是可以取得一致的;但在刑法理念上,民权刑法观与国权刑法观则是势不两立的。文中作者对民权刑法的理论价值作了分析,认为民权刑法...
朱佶[1]2001年在《管理内涵的规范内容探索》文中认为随着管理环境、管理要素的变化,原在的管理内涵的界定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规范已成为必然。特别是进入21世纪,科技的进步以及管理实践的发展给管理学注入新的内涵。本文把管理看做是一个整合的过程来研究,在充分比较研究基础上,从管理的概念、管理的基本...
石磊[1]2010年在《我国酷刑犯罪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世界人权观念的加强,酷刑犯罪作为一种社会危害性极其严重的刑事犯罪的类型,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我国政府历来就非常重视对酷刑的禁止,尤其是1988年加入联合国《禁止酷刑公约》后,更是不断加强我国的反酷刑的理论研究和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但我国目前...
向晋卫[1]2000年在《西汉刑法观念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西汉刑法观念之分析余亚斐[2]2010年在《荀学与西汉儒学之趋向》文中研究说明从儒学发展史的角度来说,儒学由孔子开创,孟子与荀子分别对孔子的思想在不同的路向上进行了引申和发挥,孟子着重对善的本原性问题进行了探讨,重视善的内在体认与自觉,开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