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1]2017年在《浅析当代工笔人物画的传承与创新》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底蕴相当的雄厚。所以,无论是从文化上来讲,还是从艺术上来论,中国的传统工笔人物画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进步,这一进步主要是画家对于工笔人物画的传承与创新。进入新时代,新的社会制度与模式下,工笔人物画自然也在发生着变化。...
赵岩[1]2003年在《浅谈绘画色彩在心理层次上的表现力》文中提出在绘画艺术领域中,色彩是重要的绘画语言,具有非凡的表现力。对于色彩的表现力,画家不仅应从其视觉层次上进行表现,而且应该在心理和象征意义上去把握和运用。在心理层次上,色彩的表现力主要可分为色彩的象征性、情感性和联觉性。叁者是构成绘画色彩...
张燕飞[1]2002年在《明末人物画四家变异画风说》文中指出本文选择丁云鹏、吴彬、崔子忠、陈洪绶四位明末人物画家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他们的变异画风。首先认定他们的变异画风主要是由特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和社会心理特质所决定;然后,从他们的线描特质、线条组合、人物造型。构图章法四个方面入手,着重分析了他们...
王帆[1]2011年在《中西绘画空间范式论》文中研究表明当代中国绘画艺术正处在社会高速现代化和全球一体化的双重历史发展进程之中。现代化必然带来科技理性这一现代社会主导观念对传统艺术的不断侵蚀,全球化语境下的交流更是加剧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价值冲突,使中国绘画艺术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边缘化和迷惘境地...
吴刚毅[1]2002年在《沈周山水绘画的风格与题材之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主要是企图掌握沈周(1427~1509)之所以能成为吴门画派之开派大家的“内在条件”。为达此目的,笔者由沈周山水画的“风格”与“题材”两大方面着手,一方面由存世真迹来探讨沈周风格的源流承继与变化创新,另一方面藉由分析沈周在题材图...
吴雯婷[1]2016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的师徒传承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逐渐衰微,快速的现代化进程改变了原有的文化生态,传承路径也相应发生了变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野之下,由政府主导的依靠学校教育传承正成为主流的传承途经,但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父子相...
赵权利[1]2001年在《中国古代绘画技法、材料、工具史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古代绘画技法、材料、工具史纲》,系业师陈绥祥先生选定题目,命为博士学位论文,承叁年来悉心督导,遂成本篇。全文计约一十五万余言。本文所述,始于史前,终于清末,依通史常例,序为十章,各章分述绘画技法与材料工具的发展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