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责任会计在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论责任会计在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韩海燕[1]2001年在《论责任会计在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入世日益临近的背景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组织结构等诸多方面存在的不足已广为人们所认识。这种不足和不适应将严重制约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和发展,甚至可以这样认为,如果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方面不...
  •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研究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研究

    陈意[1]2002年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商业银行体系又是金融体系的核心。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用风险属性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各国商业银行自诞生的一天起,就在孜孜寻求规避信用风险的方法和手段,以最大限度地控制信用风险。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
  • 跨国公司产权制度变迁研究

    跨国公司产权制度变迁研究

    周建军[1]2001年在《跨国公司产权制度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跨国公司是生产国际化和世界科技高度发展的产物,日益受到各国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公司已成为地球村中的骄子和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主角。进入21世纪,跨国公司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成为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
  • 论国有商业银行融合投资银行业务的现实选择

    论国有商业银行融合投资银行业务的现实选择

    金伟东[1]2001年在《论国有商业银行融合投资银行业务的现实选择》文中研究说明80年代以来,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英国、日本、加拿大、美国等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相继放弃金融业分业经营制度,重新确立混业经营的金融制度,“金融超市”、“金融巨无霸”随之不断涌现,商业银行融合投资银行业务成为了全球金融业的发展...
  •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研究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研究

    翁淑芬[1]2001年在《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研究的主旨在于:在加入WTO以及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存在诸多严重问题的背景下,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运行效率及存在弊端的分析,运用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方法,对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阐述,并对其产权改革的基本思路提出了一...
  • 国有商业银行省级分行经营管理体制研究

    国有商业银行省级分行经营管理体制研究

    董斌[1]2010年在《民生银行郑州分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商业银行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同时又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自身的成败,也关系到经济的安危。自商业银行诞生之日起,风险管理就被作为商业银行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商业银行自身、专家学者、国际组织相...
  • 目前我国零售银行资产业务发展的研究

    目前我国零售银行资产业务发展的研究

    王娜娜[1]2007年在《我国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零售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一类主要业务。随着商业银行对零售银行业务认识的提高和国内银行业改革的深入,零售银行业务的重要性日益明显、竞争日益激烈、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笔者在从事零售银行业务的具体工作中,不仅感受到零售银行业务的变化发展,...
  • 转型期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及其防范研究

    转型期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及其防范研究

    王志刚[1]1999年在《转型期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及其防范研究》文中提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经济现象,不可避免金融风险则是当代经济风险的最主要表现形态。最早对金融风险有着深刻理论认识的是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学说,他认为金融危机实际上就是金融风险的集中表现,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
  • 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研究

    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研究

    徐小阳[1]2013年在《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抵押担保贷款机构破产、投资银行倒闭、股市大幅震荡等一系列事件,不仅使在世界金融产业格局占主导地位的发达国家纷纷陷入困境,同时也让金融产品市场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意识到了金融创新背后潜藏的巨大风险。我国商业银...
  • 财政对中央银行的责任转嫁问题研究

    财政对中央银行的责任转嫁问题研究

    陈斌[1]2000年在《财政对中央银行的责任转嫁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财政对中央银行的责任转稼问题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中值得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但在众多的转型经济国家里,当然也包括中国,两大政策的运作...
  • 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债转股决策的博弈分析

    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债转股决策的博弈分析

    王婧[1]2017年在《我国银行不良贷款债转股的博弈分析》文中认为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不断攀升,企业普遍存在高负债率的现象,其中暗含了一定的风险。债转股被认为是可以一举解决企业高负债、银行高不良贷款双重困境的方式。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债转股涉及的多方主体(如: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企业...
  •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

    吴静深[1]2007年在《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是对商业银行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状况和成果的分析比较。广大投资者通过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的横向比较,来判断不同银行的经营特色和不足之处,从而为自己的投资提供决策依据。近年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日益深化,新兴商业银...
  • 协调推进国有银企改革的金融思考

    协调推进国有银企改革的金融思考

    张仪[1]2000年在《协调推进国有银企改革的金融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作为现代经济运行的两个中心环节,如何在效率原则前提下实现制度变革的协调推进,构建全新的银企关系,是20年来改革过程中理论界和实践界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主要课题,也是当前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两个转变“步...
  • 公司治理结构与国有外贸企业股份制改革

    公司治理结构与国有外贸企业股份制改革

    李成[1]2003年在《中小型国有外贸企业股份制改革探讨——以“石家庄化医进出口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赋予机遇的同时,入世也给我国中小型国有外贸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股份制改革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也是中小型国有外贸企业迎接入世挑战的必要之举。本文对中小型国有外贸企业的...
  • 职业经理道德风险控制——业绩评价与报酬研究

    职业经理道德风险控制——业绩评价与报酬研究

    唐和平[1]2000年在《职业经理道德风险控制——业绩评价与报酬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以“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入,企业经理人员拥有了相当的控制权,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经理人员的“道德风险”问题,甚至相当严重。如何控制经理人员的“道德风险”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
  • 关于企业再造理论的系统性研究及其指导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考

    关于企业再造理论的系统性研究及其指导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考

    马春馥[1]2000年在《关于企业再造理论的系统性研究及其指导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考》文中提出企业再造理论的出现给企业管理带来了第二次革命。该理论形成雏形才短短10年时间,已经对传统意义上的诸多企业管理理论,如:目标管理、Z理论、全面质量管理以及事业重组等理论产生了巨大冲击,正给世界范围内的诸多企业...
  • 我国国有企业中的内部人控制研究

    我国国有企业中的内部人控制研究

    王元芳,马连福[1]2014年在《国有企业党组织能降低代理成本吗?——基于“内部人控制”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抑制内部人控制的有效方式是加强监督,本文以我国国有企业特有的监事机构——企业基层党组织为研究视角,探讨其作为制约内部人控制的重要平衡力量,能否有效降低代理成本。研究以2008-2010年A股披...
  •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

    闫英[1]2007年在《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财务评价及提升策略》文中认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又是金融业的支柱产业。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更加离不开金融的健康稳定发展,上个世纪末期席卷拉美、东亚和俄罗斯的经济危机让我们深刻明白了金融的力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金融自由化程度和对外开放...
  • 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成本管理机制探寻

    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成本管理机制探寻

    李平凡[1]2000年在《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成本管理机制探寻》文中认为导言部分说明本文写作的目的。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场伟大的变革: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也开始了从政企不分走向独立的企业法人的历程,它的成败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成败息息相关,因而格外引人瞩目。金融自...
  •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债权问题研究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债权问题研究

    伍军[1]2006年在《国有商业银行债权保护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国有银行的巨额不良债权问题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因为它涉及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解决不好,甚至会影响到经济与政治的稳定。东南亚金融危机即是先例。也正是受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警示,中国政府在1998年后开始采取各种措施治理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