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鼠骨髓不成熟DC的体外扩增、鉴定及抗成熟特性的研究

    小鼠骨髓不成熟DC的体外扩增、鉴定及抗成熟特性的研究

    王强[1]2003年在《小鼠骨髓不成熟DC的体外扩增、鉴定及抗成熟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同种异体皮肤移植为早期、有效的覆盖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思路,但移植后排斥反应制约了该技术的应用。我们以移植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即联合移植来自同一供者的皮肤和不成熟树突状细胞能成功诱导耐受为基础,拟采...
  • 超氧化物歧化酶明胶微球的制备与表面化学修饰研究

    超氧化物歧化酶明胶微球的制备与表面化学修饰研究

    梁荣才[1]2003年在《超氧化物歧化酶明胶微球的制备与表面化学修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重要的氧自由基清除剂,可以用于治疗和预防与自由基损伤有关的一些疾病。目前,SOD在临床应用上主要以注射方式给药,而口服给药方式研究较少。本工作将SOD制成微球,以提高SOD稳定性和口服相对...
  • 骨髓方治疗慢性骨髓炎的实验研究

    骨髓方治疗慢性骨髓炎的实验研究

    刘伯龄[1]2003年在《骨髓方治疗慢性骨髓炎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骨髓方治疗大鼠慢性骨髓炎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6只SD大鼠,雌雄参半,盐酸氯胺酮麻醉后,将经传代后恢复菌种毒力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混悬液(按0.01ml/20g体重计算注入量)与5%鱼肝油酸钠0.03m...
  • 大剂量照射后造血功能变化规律的研究

    大剂量照射后造血功能变化规律的研究

    张军权[1]2003年在《大剂量照射后造血功能变化规律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索大剂量照射后造血功能的变化规律,寻找判断大剂量照射后造血损伤程度的分子生物学指标,探索急性放射病的诊断新指标和治疗新靶点。方法:观察不同剂量照射后C57BL/6J小鼠的生存率、外周血象、CFU-GM系集落培养...
  • 急性白血病骨髓MRI表现及定量分析

    急性白血病骨髓MRI表现及定量分析

    徐锐[1]2002年在《急性白血病骨髓MRI表现及定量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急性白血病(acuteleukemia,AL)骨髓的MRI表现、测定T_1WI腰椎骨髓信号强度值(SI值),探讨MRI在急性白血病诊断、评价疗效方面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选择骨髓穿刺证实的初发急性白血病30例,其中急...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急性白血病中含量及临床意义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急性白血病中含量及临床意义

    王晓军[1]2016年在《白血病细胞COX-2、bFGF、TGFβ1及VEGF基因表达与白血病患者血清COX-2、bFGF、TGFβ1及VEGF测定及其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白血病(leukemia)是造血干/祖细胞出现分化受阻、凋亡障碍和恶性克隆性增生而引起的一组异质性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目前我国白血...
  • 大鼠骨髓细胞向肝细胞转化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大鼠骨髓细胞向肝细胞转化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马军[1]2002年在《大鼠骨髓细胞向肝细胞转化的体内外实验研究》文中提出不管是急性肝衰竭还是慢性肝衰竭,尚无哪一种治疗方法能够达到满意的疗效。人工肝、原位肝移植、肝细胞移植等治疗方法已经用于临床很长时间,但由于种种因素限制了它们的应用,如费用高、供体来源缺乏、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等。这种状况迫使人们...
  • 肿瘤患者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研究

    肿瘤患者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研究

    李慧,张澎,任秀宝,刘虹,郝希山[1]2003年在《肿瘤患者外周血循环血管内皮细胞数量与血清VEGF水平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实体瘤患者外周血中的循环血管内皮细胞(circulatingendothelialcells,CECs)及血管内皮前体细胞(circulatingendothelia...
  • 重组人白血病抑制因子、阿糖胞苷对HL-60细胞的作用研究

    重组人白血病抑制因子、阿糖胞苷对HL-60细胞的作用研究

    杜冰[1]2002年在《重组人白血病抑制因子、阿糖胞苷对HL-60细胞的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白血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血液性疾病,常规放疗、化疗的最大问题是其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亦可杀伤正常组织细胞,尤其是造血组织细胞,而致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抑制,因此诱导分化治疗将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途径。为探索某...
  • 树突状细胞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发病和耐受中作用的研究

    树突状细胞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发病和耐受中作用的研究

    武慧丽[1]2002年在《树突状细胞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发病和耐受中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EAE是T细胞介导的CNS脱髓鞘疾病,是MS的经典动物模型。小剂量口服自身抗原诱导免疫耐受可有效地抑制EAE和MS,这已被诸多研究所证实,但其机制尚不清楚。DCs作为免疫反应的启动者,在免疫耐受中作用研...
  • 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致病机制的研究

    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致病机制的研究

    傅晋翔[1]2001年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致病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多种原因造成造血功能衰竭,从而引起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的一种综合征。AA在1888年首先由Ehrlich作为描述,1904年由Chauffard命名,并提出了相关的临床特点。绝大部分患者为后天获得...
  • 复方丹参注射液预防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初步研究

    复方丹参注射液预防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初步研究

    史风雷,任丽霞,孙升云,郑智永,邵光湘[1]2002年在《复方丹参注射液预防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为验证活血化瘀药物复方丹参注射液是否有拮抗激素致股骨头坏死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以成年Rose鸡30只,通过大量肌肉注射醋酸泼尼松的方法造模,并随机分为3组。A组14只,每只肌肉注射醋...
  • 补虚化瘀方拮抗细胞毒剂所致荷瘤小鼠骨髓和免疫抑制的实验研究

    补虚化瘀方拮抗细胞毒剂所致荷瘤小鼠骨髓和免疫抑制的实验研究

    勾忠平,邓道昌[1]2004年在《补虚化瘀方拮抗细胞毒剂所致免疫抑制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补虚化瘀方对荷瘤小鼠化疗后免疫抑制的影响。方法:接种P388白血病瘤株小鼠当天开始予补虚化瘀方灌胃,连用13d。将给药小鼠分为高、低剂量组,另设正常、模型、化疗对照组。接种后第6天、第7天分别给化疗...
  •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T淋巴细胞克隆的研究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T淋巴细胞克隆的研究

    于媛[1]2009年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体外共刺激信号阻断作用的研究及染色体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CTLA-4Ig及抗CD40L单抗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体外骨髓T细胞活化及单个核细胞细胞因子诱生水平影响的研究AA的确切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长期以来,造血干细胞异常、造血微环境异常以及细胞免...
  • WT1基因在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WT1基因在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华海应[1]2007年在《WT1基因在急性白血病中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①探讨WT1基因在急性白血病(AL)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②研究WT1基因与CD34在AL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①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对92例初治AL(M_03例,M_113例,M_223例,M_35例,M...
  • 含孔磷酸钙陶瓷为支架基因转染自体细胞成骨能力研究

    含孔磷酸钙陶瓷为支架基因转染自体细胞成骨能力研究

    陈希哲[1]2001年在《含孔磷酸钙陶瓷为支架基因转染自体细胞成骨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组织工程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工程学的原理,对病损组织结构和功能的修复与重建进行研究开发的一门新兴学科。其是继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之后,生命科学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标志着人类将走出单纯器官移植领域,步入组...
  • 乳腺癌哨兵淋巴结活检的临床应用及意义初步研究

    乳腺癌哨兵淋巴结活检的临床应用及意义初步研究

    聂磊[1]2001年在《乳腺癌哨兵淋巴结活检的临床应用及意义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开展乳腺癌哨兵淋巴结活检(sentinellymphnodebiopsy,SLNB)的方法、可行性、准确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3例临床早期乳腺癌患者,通过在肿块或活检腔周围乳腺实质内,注射同位素标记...
  • 清毒饮和养正片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清毒饮和养正片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潘习龙[1]2000年在《清毒饮和养正片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急性白血病属于中医虚劳、血证、温病等范畴,其发病原因为精气内虚、温热毒邪炽盛,发病机理不外乎邪毒内蕴、正气虚弱、血行瘀滞、痰邪凝滞,临床采用辨证和辩病的方法,给予扶正、解毒、化瘀及砷剂等治疗。导师组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
  • 活血化瘀为主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研究

    活血化瘀为主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研究

    徐孟[1]2018年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并总结中医治疗本病常用的治法治则及药物。方法: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髓毒劳”、“中医”、“中西医结合”、“Myelo...
  • 系统性念珠菌感染分子诊断的初步研究

    系统性念珠菌感染分子诊断的初步研究

    秦振宇[1]2000年在《系统性念珠菌感染分子诊断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系统性念珠菌病是免疫抑制患者如应用抗肿瘤药物治疗、接受器官移植以及心脏和腹部手术当中,常见的医院内感染之一。念珠菌血症患者预后比细菌血症患者还要差。尽管接受足够的治疗,系统性念珠菌病的病死率仍很高,约为50%-80%。而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