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论文

  • 《黄帝内经》对当前社会饮食结构的指导意义论文_史桂荣

    《黄帝内经》对当前社会饮食结构的指导意义论文_史桂荣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商丘476100【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的饮食观也在进行着冲击融合。笔者通过《黄帝内经》“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 《黄帝内经》的美学与身体观初探论文_王一玄

    《黄帝内经》的美学与身体观初探论文_王一玄

    (中国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100810)《黄帝内经》是黄帝与岐伯等人的问答对话体医书,阐释了自然规律,身体奥秘与养生之道,是中国有记载的最早一部医学著作,因黄帝而得名。《内...
  • 试论中医的继承和发展论文_冯琳琳

    试论中医的继承和发展论文_冯琳琳

    黑龙江省中医药学校冯琳琳千秋道统,天下谁御?中医常常把用药之法比喻成用兵之道。病患有大有小,小病可以耗精,大病可以伤命。药物是攻打敌人的士兵。一定要知己知彼,在多种攻打战术中选...
  • 中医的整体观论文_所向惠

    中医的整体观论文_所向惠

    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北京1000891引言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中医将气、形、神相统一,讲求天人相应,尊重个人差异,以辨证论治原则,使人体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医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继承...
  • 中医治未病与体质辨识论文_李红云,郭婉莹

    中医治未病与体质辨识论文_李红云,郭婉莹

    (呼伦贝尔市中蒙医院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0)【摘要】通过《黄帝内经》对治未病的认识和现代中西医对养生保健的研究,阐明中医体质辨识是治未病的基础,只有正确进行体质辨识,才能使...
  • 《黄帝内经》与《淮南子》比较研究

    《黄帝内经》与《淮南子》比较研究

    林琳[1]2003年在《《黄帝内经》与《淮南子》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课题是《黄帝内经》与《淮南子》比较研究。将《黄帝内经》和《淮南子》置于中国古代文化背景下,全面考察二者的理论体系,并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比较,从而指出这两部巨着之间的亲缘关系。为研究《黄帝内经》成书时代及背景,进行有益...
  • 臌胀(肝硬化腹水)中医传统疗法要览

    臌胀(肝硬化腹水)中医传统疗法要览

    徐勇真[1]2003年在《臌胀(肝硬化腹水)中医传统疗法要览》文中提出臌胀(肝硬化腹水)在中国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复杂病症。故积极治疗臌胀(肝硬化腹水),阻止病情继续发展极为重要。中医用于治疗臌胀(肝硬化腹水)的方法很多。文章从名老中医经验、传统方剂、自拟方剂、民间验方四个方...
  • 论《古今图书集成》及其索引的应用价值

    论《古今图书集成》及其索引的应用价值

    滕黎君[1]2003年在《论《古今图书集成》及其索引的应用价值》文中认为《古今图书集成》是一部我国现存最大的、内容广泛、材料丰富的古代巨型类书,但对其的研究,尤其是应用性的研究,是有待开发的垦地。本文从《古今图书集成》及其索引两个角度,探讨了《古今图书集成》的应用价值,从而反驳了《古今图书集成》的“...
  • 清代《黄帝内经》研究主要文献的研究

    清代《黄帝内经》研究主要文献的研究

    刘哲[1]2017年在《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及其思想文化基础研究》文中提出中医理论从《内经》成书,至后世历代的发展,具有较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变化特点,这样的发展特点同当时的思想文化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本研究从思想文化的视角,由源及流的解析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中医理论本来面目,厘清中医...
  • 中医学天人相应论的研究

    中医学天人相应论的研究

    郭蕾[1]2001年在《中医学天人相应论的研究》文中认为天人相应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穿于整个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的主导思想,是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基石,也是整体观念的根本体现。天人相应论是在长期医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先秦哲学思想为渊薮,以自然科学知识为铺垫,采用阴阳五行为论理工具,最终...
  • 《黄帝内经》藏象学说渊源考证

    《黄帝内经》藏象学说渊源考证

    白建平[1]2001年在《《黄帝内经》藏象学说渊源考证》文中研究表明既往关于《黄帝内经》(后简称为《内经》)藏象学说渊源的考证较少,且简略,本文通过搜集先秦、汉代的有关史料,结合《内经》的有关内容,系统地探讨藏象学说的形成。藏象学说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先秦至汉代文献中零散记载了有关人体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