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环境中多环芳烃污染的微生物修复作用研究

    海洋环境中多环芳烃污染的微生物修复作用研究

    田蕴,郑天凌[1]2004年在《海洋环境中降解多环芳烃的微生物》文中认为多环芳烃(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s,PAHs)是一类广泛分布于海洋环境中的含有两个苯环以上的有毒有害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和能源利用过程,如石油、煤、木材等的燃烧过程,石油及石油化工产品的...
  • 发光菌生物传感器在海洋水质监测及蔬菜残留农药检测中的应用

    发光菌生物传感器在海洋水质监测及蔬菜残留农药检测中的应用

    严珍[1]2002年在《发光菌生物传感器在海洋水质监测及蔬菜残留农药检测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本论文发展了一种利用明亮发光菌为指示物的生物传感器。论文从叁个部分描述了该种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和实验过程:①建立一种新的发光菌毒性检测动力学测量方法,并提供了实验数据和数学模型;②利用所建立的测量方法,结合发光菌...
  • 酸析—厌氧—好氧处理碱法草浆黑液的实验研究

    酸析—厌氧—好氧处理碱法草浆黑液的实验研究

    郑兴[1]2002年在《酸析—厌氧—好氧处理碱法草浆黑液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提出针对碱法草浆黑液的治理工艺:酸析-厌氧-好氧,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其间重点研究ABR(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对废水处理的适应性及其特点。文中首先介绍我国草浆造纸黑液污染现状、已有的治理措施和中小型碱法草浆造纸厂的实际需...
  • 玉门川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农业研究

    玉门川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农业研究

    李荣杰[1]2002年在《玉门川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农业研究》文中认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以较低的资源代价和环境代价换取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实现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是我国必须始终...
  • 汽车尾气净化用金属载体涂层研究

    汽车尾气净化用金属载体涂层研究

    刘烜[1]2004年在《车用催化剂金属载体表面预处理的研究及其应用》文中认为车用金属载体催化剂在汽车尾气催化净化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是当前新兴的汽车尾气催化剂技术。但目前金属载体和催化剂活性涂层间的牢固负载是制约这一技术发展的瓶颈。本论文通过对FeCrAl合金金属载体的表面预处理方法进行研究,在...
  • 青海湖水位下降的成因分析与对策

    青海湖水位下降的成因分析与对策

    马福印[1]2002年在《青海湖水位下降的成因分析与对策》文中提出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湖泊,湖面面积4282.3km~2,流域面积3.12万km~2。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世界着名的湿地和自然保护区,也是高寒干旱地区重要的水汽源和青海省高效畜牧业示范基地...
  • 废水光催化处理特性及高效光催化反应器研究

    废水光催化处理特性及高效光催化反应器研究

    薛向东[1]2002年在《废水光催化处理特性及高效光催化反应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围绕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技术系统研究了光催化剂TiO_2的物化特性及回收利用、悬浮光催化反应系统的最佳模式、反应机理及动力学、新型光催化反应器的研制及实际废水的处理等几个方面。在TiO_2物化特性的研究中,通过测定方法的改进...
  • 用钢渣粉烧结钢渣地面砖的研究

    用钢渣粉烧结钢渣地面砖的研究

    吴伟东[1]2002年在《用钢渣粉烧结钢渣地面砖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现代冶金工业的发展,其特有的固体废弃物以每年2千万吨的速度逐年增加,若不加以综合利用,这些废弃物将淤集河流,填塞水道,侵占土地、污染水源和空气,造成环境污染。本文针对炼钢厂的废弃物钢渣,从剖析其化学成份、物理性能、矿物组成入手,...
  • 净化黄磷尾气合成DMC中试放大研究

    净化黄磷尾气合成DMC中试放大研究

    张恒津[1]2002年在《净化黄磷尾气合成DMC中试放大研究》文中认为黄磷尾气的综合利用是关系到黄磷生产企业生存的重要研究课题,二碳酸二甲酯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在现代化工生产中可作为剧毒的硫酸二甲酯和光气的替代品。碳酸二甲酯无毒,反应中的副产物是甲醇、二氧化碳等容易分离精制的化合物,无污染,因此利用净...
  • 造纸白水治理工艺研究

    造纸白水治理工艺研究

    邓聪[1]2002年在《造纸白水治理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了利用电脉冲技术治理造纸白水方法,电脉冲法处理废水在水处理技术中很少报道,本文通过多种造纸白水治理工艺的对比,认为选用电脉冲法治理造纸白水是完全可行的。经过实验研究,得出在絮凝阶段选用硫酸铝做为絮凝剂,PAM为助凝剂,CaO作为pH调...
  • 农药企业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农药企业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董迎雯[1]2002年在《农药企业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认为众所周知,农药在生产过程中极易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由此引发的环境污染事故频繁发生。因此,在农药生产项目投产之前,对拟建项目开展生态风险评价,是新形势下对环境管理的要求。本文探讨了适用于农药生产企业的生念风险评价程序与方法,确定农...
  • 一体化氧化沟运行及除磷性能生产性试验研究

    一体化氧化沟运行及除磷性能生产性试验研究

    郭兴芳[1]2002年在《一体化氧化沟运行及除磷性能生产性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是基础自然资源,同时也是战略性经济资源。我国水资源的贫乏和水污染的严峻现实,要求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和提高污水处理普及率。而我国在中小城市污水处理方面,由于缺乏适用技术,缺乏资金和管理经验,致使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发展较慢...
  • DTP和PET酶及微生物降解性能探讨

    DTP和PET酶及微生物降解性能探讨

    王晓春[1]2002年在《DTP和PET酶及微生物降解性能探讨》文中认为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以其优越的性能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合成有机物之一,但每年也会产生大量的PET废弃物。由于数量巨大且对大气和微生物抵抗性很强,从环境和生态角度考虑,这些废弃物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污染物,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
  • 胶质红假单胞菌对活性艳蓝KN-R的脱色研究

    胶质红假单胞菌对活性艳蓝KN-R的脱色研究

    董晓丽[1]2002年在《胶质红假单胞菌对活性艳蓝KN-R的脱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活性艳蓝是一种应用广泛、产量极高的蒽醌染料,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具有色度高、毒性大、生物降解性差的特点,对其废水的脱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菌种的分离筛选,首次发现一株胶质红假单胞菌对活性艳蓝KN-R具有较好的...
  • 阜新市大气环境污染模式及评价

    阜新市大气环境污染模式及评价

    杨逾[1]2002年在《阜新市大气环境污染模式及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增长和进一步城市化发展,中国要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政策,污染问题尤其是城市大气环境污染已经是摆在环境科学研究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模式及评价”课题的研究,对于环境科学的发展、城市环境系统更深层次的研...
  • 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

    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

    张同心[1]2007年在《热塑性淀粉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淀粉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高分子,具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和可生物降解等优点,是制备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理想原料。天然淀粉以淀粉粒的形式存在,具有很高的结晶度(20~45%)。淀粉分子之间氢键作用强,限制了分子链的运动,因此淀粉不具备热...
  • 温瑞塘河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

    温瑞塘河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

    叶旭[1]2002年在《温瑞塘河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温瑞塘河流域为例,分析了流域内污染物来源和排放情况。在污染物排放量预测和分析环境容量的基础上,探讨了人口、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的关系,以此进行温瑞塘河流域水环境总量控制规划。实施水污染总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的研究,不仅为温瑞塘...
  • 浙江省化工医药废水治理现状调查及控制对策研究

    浙江省化工医药废水治理现状调查及控制对策研究

    方莹萍[1]2002年在《浙江省化工医药废水治理现状调查及控制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针对全省化工、医药企业普遍存在着废水污染比较严重,排放污染物不能稳定达标的现状,通过调查,重点介绍了省内化工、医药企业的废水产生情况、处理工艺流程、设计指标和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各类废水在...
  • 基于Web GIS的铜川区域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基于Web GIS的铜川区域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孙国磊[1]2008年在《基于WebService的异构数据集成中间件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企业陆续建立了具有不同功能的信息管理系统。这些系统各自独立运行,形成信息孤岛,企业迫切需要对其中大量的异构数据,进行统一的处理。建立异构数据集成系统是解决这些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
  • 旋风除尘器结构尺寸优化设计的研究

    旋风除尘器结构尺寸优化设计的研究

    赵萍,陈丽君,李永奎[1]2007年在《矩形入口旋风除尘器结构尺寸优化设计》文中指出针对旋风除尘器结构尺寸传统设计方法存在的不足,以前人的理论及研究成果为基础,对设计方法加以改进和扩充。以VC++为工具,利用优化设计的思想改进了矩形入口旋风除尘器结构尺寸的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优化设计方法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