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垃圾焚烧过程重金属污染物迁移机理及稳定化处理技术研究

    垃圾焚烧过程重金属污染物迁移机理及稳定化处理技术研究

    李建新[1]2004年在《垃圾焚烧过程重金属污染物迁移机理及稳定化处理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不仅产量有了明显增加,垃圾构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垃圾中塑料、织物等所占的比例呈增加的趋势,垃圾中有机组成及热值有了明显的提高,加上垃圾焚烧处理具备处理速度快、...
  • 中国环境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中国环境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徐波[1]2004年在《中国环境产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认为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为世界各国接受。解决环境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是发展环境产业。明确环境产业的内涵,认识环境产业的特征,研究环境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机制,探索中国环境产业的发展模式,对于缩小中国...
  • 二氧化硫及其衍生物对小鼠几种脏器超微结构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二氧化硫及其衍生物对小鼠几种脏器超微结构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白剑英[1]2004年在《二氧化硫及其衍生物对小鼠几种脏器超微结构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二氧化硫是一种常见的全球性大气环境污染物,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许多学者关注的焦点。山西省作为煤炭大省,在为全国提供能源的同时也给本省带来了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迫切需要我们尽快搞清二氧化硫的实际健康...
  • 中国陆地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研究

    中国陆地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研究

    王翠红[1]2004年在《中国陆地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研究》文中认为生物多样性是当今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和分布格局以及保护利用问题一直是生物学和环境科学所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由此出发,以中国(台湾除外)陆地为研究区域,通过植物多样性数据、动物多样性数据、地理因子、气候因子、...
  • 太原市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配额分配和计量方法研究

    太原市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配额分配和计量方法研究

    蒋秋静[1]2004年在《太原市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配额分配和计量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排污权交易是国际关注的环境政策之一,也是我国目前正在进行试点的控制二氧化硫污染的重要经济政策手段。太原市是国家确定的首批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政策研究试点城市,也是目前我国政府得到国际金融组织--亚洲开发银行支持的第一个交...
  • 成都平原土壤重金属及类金属氟砷污染研究

    成都平原土壤重金属及类金属氟砷污染研究

    谭婷[1]2004年在《成都平原土壤重金属及类金属氟砷污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用抽样布点法在成都平原采集了0~20cm耕层土样及20~40cm的底层土样共98个。对主要污染元素的含量状况、时空变化情况进行了探讨。用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和一级标准进行污染程度评价以弄清土壤...
  • 毒死蜱降解微生物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毒死蜱降解微生物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王金花[1]2004年在《毒死蜱降解微生物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有机磷杀虫剂毒死蜱为研究对象,对毒死蜱的测定方法,降解微生物的富集分离,微生物降解特性及降解酶的降解特性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本文建立了液体介质中毒死蜱的提取测定方法。液体介质中毒死蜱的提取采用旋涡振...
  • 我国23个不同地区土壤磷素潜在淋失临界值的研究

    我国23个不同地区土壤磷素潜在淋失临界值的研究

    钟晓英[1]2004年在《我国23个不同地区土壤磷素潜在淋失临界值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磷肥施用量增加,土壤磷素累积,由此所引起的土壤磷素流失(径流和淋溶)越来越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来源。本研究从我国13个省市采集23种耕地土壤,按不同的梯度加入P(KH_2PO_4溶液),模拟田间实地情况,经反...
  • 近20年来海南岛西部土地沙漠化与气候变化关联度的研究

    近20年来海南岛西部土地沙漠化与气候变化关联度的研究

    林培松[1]2004年在《近20年来海南岛西部土地沙漠化与气候变化关联度的研究》文中认为海南岛西部是我国唯一的热带稀树干草原沙漠化地区,是热带沙漠化土地类型、沙漠化过程十分典型的区域。本研究以RS与GIS为支持,在研究区土地沙漠化现状野外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土地沙漠化分类原则、监测对象和遥感图像的分辨...
  • 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

    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

    蔡劲松[1]2004年在《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文中指出岷江上游作为中国中西部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区—成都平原经济区的上游生态环境屏障地带,其生态环境地质质量的优劣,直接关联到成都平原经济区和四川盆地丘陵区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区内丰富的各类资源也亟待合理开发利用。因此,有必要岷江上...
  • 多环芳烃类污染物在黄土中的迁移转化

    多环芳烃类污染物在黄土中的迁移转化

    展惠英[1]2004年在《多环芳烃类污染物在黄土中的迁移转化》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十年来,随着西部黄土地区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事实上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尤其是原油采炼业的大规模开发与兴建,对自然环境带来的污染日趋严重,已经导致了地表土壤、水体大面积石油污染,而石油组分中毒性最强的是芳烃类物质,尤其是以双环...
  • 垃圾填埋场恶臭气体产气机制及其动态变化研究

    垃圾填埋场恶臭气体产气机制及其动态变化研究

    纪华[1]2004年在《垃圾填埋场恶臭气体产气机制及其动态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在阿苏卫垃圾填埋场实地监测和实验,深入研究硫化氢恶臭气体的产气机理和动态变化,为最终恶臭气体控制提供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通过对暴露垃圾源头及不同距离空气成分的分析,得出填埋区空气中恶臭气体主要为硫...
  • ~.OH与部分典型有机污染物反应速率常数(kOH)的线性自由能关系研究

    ~.OH与部分典型有机污染物反应速率常数(kOH)的线性自由能关系研究

    闫春丽[1]2004年在《~.OH与部分典型有机污染物反应速率常数(k_(OH))的线性自由能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多环芳烃(PAHs)、多氯代二苯并-对-二恶(口英)/呋喃(PCDD/Fs)和多氯联苯(PCBs)是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AHs、PCDD/Fs和PCBs是半挥发性的,在大气环境中主要...
  • 中空纤维膜溶剂吸收烟气脱硫研究

    中空纤维膜溶剂吸收烟气脱硫研究

    杨如惠[1]2004年在《中空纤维膜溶剂吸收烟气脱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采用自制的微孔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组件为膜吸收反应器,以Na_2SO_3溶液为吸收液,对中空纤维膜溶剂吸收烟气脱硫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吸收液性质、进气气速和膜组件结构参数等对分离过程和效率的影响,在理论和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孔径、膜...
  • EGSB在酿酒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参数设计研究

    EGSB在酿酒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参数设计研究

    侯梅[1]2004年在《EGSB在酿酒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参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对厌养生物反应器EGSB在处理有机废水中的应用研究,建立了处理酿酒废水的实验装置。并通过对运行条件、影响参数的分析,寻求最佳组合方案,使系统达到了高净化率的预期要求。探讨了叁次设计方法和均匀设计方法(UN)在E...
  • 合肥市朱砖井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研究

    合肥市朱砖井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研究

    黄健[1]2007年在《基于DCS的污水处理厂自动监控系统研制》文中指出合肥市东区及龙岗工业区工业企业较为集中,用水量及排污量较大。目前区域内没有较为完善的污水管道收集系统及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染了二十铺河流域,降低了沿岸居民的生活质量,制约了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加重了巢湖的污染。为了保护流域人民身体健...
  • 表面活性剂对有机污染物在多介质环境中迁移的影响

    表面活性剂对有机污染物在多介质环境中迁移的影响

    马战宇[1]2004年在《表面活性剂对有机污染物在多介质环境中迁移的影响》文中指出本文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对污染物在多介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及机理。总结了表面活性剂本身的结构和性质及其在土壤(沉积物)上的吸附特征;通过表面活性剂对土壤性质和溶液性质的影响,重点讨论了表面活性剂存在下,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在土...
  • 基于压电元件的振动被动控制技术研究

    基于压电元件的振动被动控制技术研究

    庞俊恒[1]2004年在《基于压电元件的振动被动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研究了利用压电元件的压电效应,对结构的振动进行被动控制的方法。相对于主动控制技术而言,被动控制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文中主要讨论了压电片的特性和RL谐振电路方法,并将该方法用于结构的单模态及多模态振动的控制,用模拟电...
  • UASB处理养猪废水条件下污泥颗粒化影响因素研究

    UASB处理养猪废水条件下污泥颗粒化影响因素研究

    赵青玲[1]2004年在《UASB处理养猪废水条件下污泥颗粒化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养猪业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规模化养猪场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这种生产方式在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粪便污水,给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对畜牧业的发展造成危害,成为制约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
  • 基于MapInfo的大沽河地下水库脆弱性评价

    基于MapInfo的大沽河地下水库脆弱性评价

    李涛[1]2004年在《基于MapInfo的大沽河地下水库脆弱性评价》文中指出地下水由于其本身较好水质和开采方便等众多优点,已成为人们开发利用得最多的水源。在我国,尤其是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的开采量正在日渐加大。人们在大量开采地下水的同时。对地下水资源,乃至整个地下水环境产生一系列的环境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