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炭纤维的微生物固着机制及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炭纤维的微生物固着机制及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马兆昆[1]2003年在《炭纤维的微生物固着机制及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主要借助表面元素含量、表面官能团、平衡含水率、比表面积、表面电极电位的测定,系统研究了载体表面物化特性对不同菌种的固着及活性的影响。论文内容包括叁个部分:兼性反硝化微生物在炭纤维与其它载体表面的固着性对比研究...
  • 寻找通往可持续发展的制度路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度创新及成本—收益分析

    寻找通往可持续发展的制度路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度创新及成本—收益分析

    任丽梅[1]2003年在《寻找通往可持续发展的制度路径》文中研究说明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威胁,世界各国正在不断探讨各种环境政策和措施以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手段的应用就在环境保护中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其中的税收、罚款已成为各国环境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安徽大别山地区地质环境和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安徽大别山地区地质环境和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杨建[1]2003年在《安徽大别山地区地质环境和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次研究以安徽大别山地区为目标,进行环境地质、资源状况评价和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综合分析了研究区地质构造、地层、岩浆岩、地形地貌、地壳稳定性、地质灾害等基础条件,对其进行环境地质评价。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
  •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产甲烷特性研究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产甲烷特性研究

    杨巧艳[1]2003年在《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产甲烷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模拟实验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渗滤液回灌频率、渗滤液回灌前加热、加入污泥进行微生物接种等操作运行方式对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产甲烷特性的影响,建立了反映环境温度影响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产甲烷数学模型,提出了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甲烷气体的利用对策。...
  • 黄孢原毛平革菌及其过氧化物酶对印染废水的脱色研究

    黄孢原毛平革菌及其过氧化物酶对印染废水的脱色研究

    张跃灵[1]2003年在《黄孢原毛平革菌及其过氧化物酶对印染废水的脱色研究》文中提出对黄孢原毛平革菌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和锰依赖过氧化物酶(MnP)的发酵条件的研究表明:采用限氮培养基,37℃,150rpm摇瓶培养6天LiP达到最大值,7天MnP达到最大值;如果在6天时,将培养物转为静置培养...
  • 流化床焚烧炉污泥处理特性及污染机理研究

    流化床焚烧炉污泥处理特性及污染机理研究

    李媛[1]2003年在《流化床焚烧炉污泥处理特性及污染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焚烧工艺被世界各国认为是污泥处理中的最佳实用技术之一。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该工艺已日渐成熟,它以处理速度快,减量化程度高,能源再利用等突出特点而着称。并且由于近年来,世界各国的环境条件均对废弃物处理所花费的...
  • 沼泽湿地及其不同利用方式下甲烷排放机理研究

    沼泽湿地及其不同利用方式下甲烷排放机理研究

    丁维新[1]2003年在《沼泽湿地及其不同利用方式下甲烷排放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阐明我国沼泽湿地甲烷排放的数量、甲烷排放的时空变化特点及其控制因素、植物在甲烷排放过程中的作用和排干沼泽农业利用对大气甲烷氧化的影响,在野外测定了沼泽湿地甲烷排放通量、沼泽水中甲烷浓度、水溶性有机碳(DOC)和乙酸...
  • 公益林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研究

    公益林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研究

    李卫忠[1]2003年在《公益林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研究》文中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今全球自然资源趋于枯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大背景下,森林的公益效能越来越被充分的体现出来。然而,如何科学、合理的评价公益林建设的各种效益?如何建立...
  • 非木材纸浆含氯漂白废水中有机氯化物的研究

    非木材纸浆含氯漂白废水中有机氯化物的研究

    黄文荣[1]2003年在《非木材纸浆含氯漂白废水中有机氯化物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纸浆含氯漂白废水,特别是CEH叁段漂白废水,除了含有比较高的COD、BOD外,更重要的是含有大量的有机氯化物,这些有机氯化物不少有比较强的毒性,部分有机氯化物属于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叁致”物质,并且难于生化降解...
  • 陇东油田采出水系统腐蚀及防护研究

    陇东油田采出水系统腐蚀及防护研究

    赵建伟[1]2003年在《陇东油田采出水系统腐蚀及防护研究》文中认为陇东油田属于典型的低渗透油田,采用注水开发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采出水,将这些采出水处理后回注,既可减少环境污染,又能节约水资源,是提高油田的经济效益、保障油田可持续开发的一个重要途径。但随着采出水处理系统的运行,腐蚀对该系统的危害也...
  • 镉离子对草鱼鱼种SOD和ATPase的影响及毒性研究

    镉离子对草鱼鱼种SOD和ATPase的影响及毒性研究

    侯丽萍[1]2003年在《镉离子对草鱼鱼种SOD和ATPase的影响及毒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研究了Cd~(2+)、Zn~(2+)和Cu~(2+)对草鱼鱼种的急性毒性作用;Cd~(2+)与Zn~(2+)、Cd~(2+)与Cu~(2+)对草鱼鱼种的联合毒性作用;Cd~(2+)对草鱼鱼种的SOD和N...
  • 草酸铁/过氧化氢体系光催化降解染料和农药的研究

    草酸铁/过氧化氢体系光催化降解染料和农药的研究

    李洪斌[1]2003年在《草酸铁/过氧化氢体系光催化降解染料和农药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各种污水处理是当今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很大部分以水溶液形式存在,未经处理的污水排放已经污染了地下水和饮用水,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太阳能光催...
  • 景电灌区农田防护林综合效益评价

    景电灌区农田防护林综合效益评价

    郭玉朋[1]2003年在《景电灌区农田防护林综合效益评价》文中指出景电灌区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对改善当地的农业生态条件,保障人们生活的正常进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产生的多种效益十分显着。对防护林体系综合效益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分析其产生效益的机理,将有助于促进区域农田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本文运用经...
  • 有机废水在UASB反应器中的厌氧发酵产氢的试验研究

    有机废水在UASB反应器中的厌氧发酵产氢的试验研究

    范云[1]2012年在《家畜粪便厌氧发酵制取沼气的影响因素及工艺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家畜粪便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如果不能妥善处置家畜粪便,会给大气、水体、土壤带来严重污染,并危及到人类自身健康。另一方面,我国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开发新能...
  • 遥感像元分解方法及其在滇池水质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像元分解方法及其在滇池水质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钱少猛[1]2003年在《遥感像元分解方法及其在滇池水质监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作为“滇池蓝藻水华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国家攻关项目的“滇池水华污染遥感监测与水域生态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子专题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主要是利用遥感像元分解技术,为滇池水质污染遥感监测与评价提供技术支持。由于传感器空间分...
  • 高浓度有机络合镀镍废液及清洗废水处理工艺实验研究

    高浓度有机络合镀镍废液及清洗废水处理工艺实验研究

    孙丽[1]2003年在《高浓度有机络合镀镍废液及清洗废水处理工艺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以咸阳彩虹集团电镀镍钨生产线所产生的高浓度有机络合剂镀镍废液及清洗废水为研究对象,对废水的处理及回用进行实验研究。针对高浓度有机络合镀镍废液提出了减压蒸发浓缩—结晶处理工艺流程。实验数据表明:负压下废液的沸腾...
  • 城市污水再生回用费用模型与成本分析

    城市污水再生回用费用模型与成本分析

    刘小英[1]2003年在《城市污水再生回用费用模型与成本分析》文中提出十九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加剧了水体的污染和水资源的短缺,严重制约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污水回用是大家公认的解决水资源不足和抑制水环境污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国内外对它的系统研究,近几年才开始的,尤其是再生水价格研究可以说是空白...
  • 土壤—作物系统中农药残留及其复合污染的生物效应

    土壤—作物系统中农药残留及其复合污染的生物效应

    窦文倩[1]2003年在《土壤—作物系统中农药残留及其复合污染的生物效应》文中指出论文将通常用于环境水样中有机污染物分析前处理的固相萃取(SolidPhaseExtraction,SPE)技术引入土壤以及农产品(大米、水果蔬菜)样品中的农药多残留分析中,建立了完整的固相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SPE—...
  • 北方农牧交错带复合生态系统的气候响应与不同配置的生态经济效应研究

    北方农牧交错带复合生态系统的气候响应与不同配置的生态经济效应研究

    李广[1]2003年在《北方农牧交错带复合生态系统的气候响应与不同配置的生态经济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定西县为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典型代表,在分析了该地区近30年来气候变化现状的基础上,选用了合适的指标,运用时间序列法、主因素分析法、周期外延、多目标线性规划和层次分析(AHP)等方法,研究未来气候变化情...
  • 赤潮光谱数据获取与特征规律分析研究

    赤潮光谱数据获取与特征规律分析研究

    崔廷伟[1]2003年在《赤潮光谱数据获取与特征规律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拥有1.8万公里的漫长海岸线,海洋资源丰富。随着沿海城市工业化的发展,海洋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赤潮灾害频发,已经成为我国的一大海洋灾害和叁大近海污染问题之一。赤潮是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在一定条件下过度繁殖或聚集致使海水变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