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萌[1]2010年在《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文中提出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今天,汇率作为联系一国内外经济的纽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大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和实施对于该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会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经...
刘均胜[1]2003年在《亚太地区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风险分析》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中最突出的一个现象是新兴市场国家频繁爆发金融危机。研究表明,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逆转是这些金融危机爆发前后出现的共同特征。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系统分析了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发生的一系列新变...
吴盼文[1]2003年在《天津市外汇市场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加强对外汇市场的理论及实务研究,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必然要求。在中国20余年的外汇体制改革和外汇管理的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对外经济交往把外汇资金的运行以及与之相关的外汇管理引入了前沿学科,随着经济转轨的深入,计划经济...
杨春蕾[1]2017年在《货币政策工具与中介目标选择:国际比较与中国实证》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各国央行不断创新货币政策工具,交替使用工具组合,调整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为实体经济保驾护航,这个期间涌现出非常多的新现象。甚至,因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传统的调控方式失去操作空间,发达国家央...
苏敏[1]2002年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宏观经济的四大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可以概括为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从两者的关系来看,内部平衡是外部平衡的根本保证,而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有利于内部平衡的实现。就我国而言,随着...
林东海[1]2002年在《论汇率制度:历史发展、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汇率制度问题之所以成为困扰,主要是因为存在着一个所谓的“蒙代尔叁角”规律,即现实经济中很难同时达到汇率稳定、资本自由流动、政策独立叁个目标的统一。90年代,不断扩大的资本流动总体上要求更有弹性的汇率安排,或者是国与国之间...
王烨敏[1]2017年在《发展中国家货币替代与货币危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进入后危机时代,发展中国家面对的国内外经济和社会政治环境较以往更为复杂多变,对其本就相对脆弱的货币金融体系造成了负面影响,尤其是美联储重启加息后,这种负面冲击被进一步放大,委内瑞拉、蒙古等国相继发生了货币危机和严重的货币...
王静娟[1]2013年在《利率变动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自2000年全国大规模推广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我国房地产行业与金融体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过热,房地产价格保持高位运行且增长速度较快。利率作为金融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工具,能否将房地产价格的...
戴初建[1]2009年在《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货币政策框架的构建中,中介目标的选择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其选择和调整不仅是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关键步骤之一,而且常常决定着整个货币政策框架结构的性质。从货币政策主要中介目标的更替中可以看出货币政策整体框架的变化趋势,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
张敏[1]2007年在《汇率决定理论研究与人民币汇率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汇率作为不同货币之间兑换的比率,是调节国民经济内外均衡的杠杆,是国际金融领域和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价值工具之一。汇率水平是否合理,关系到一国资源是否合理被利用、国际收支能否平衡以及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发展。因此从国际经济交往开始的那...
刘潭秋[1]2002年在《基本时间序列模型的人民币汇率行为描述与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汇率是国际金融的一个重要变量,它不仅影响着一国经济的对内均衡,也决定了一国经济的对外均衡。因此,了解汇率的动态行为特征并对汇率变化的运行的准确预测,对于一国宏观经济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在对人民币汇率的动态行...
刘晓兰[1]2014年在《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研究》文中认为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他国的溢出效应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前沿热点。同为全球两大经济体,中美经贸往来极为密切,因此,研究美国量化宽松对我国经济的溢出效应成为当前研究中的重中之重。然而,现阶段关于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方向、传导机...
周密[1]2013年在《我国国债金融效应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文中研究说明国债的发行、流通、还本付息等活动必然引起市场资金的变化,进而对货币供给量、市场利率和汇率等产生影响,国债的这种影响与效果即为国债金融效应。2012年,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深水区,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中介目标将由货币供给量中介目标...
陈小凡[1]2001年在《试论亚洲汇率制度的选择》文中研究说明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发生了两大事件:一是,一系列金融危机不断发生,亚洲金融危机使亚洲各国的货币与经济受到极大冲击,资产缩水,经济倒退,人民生活水平大为下降,甚至引发政治危机与社会动荡。这表明旧的国际货币体系面对流动性极强的国际资...
罗海波[1]2008年在《国际金融资本流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国际金融资本流动是全球一体化条件下重要的经济现象。随着资本流动证券化趋势加强和衍生产品市场迅速发展,国际金融资本在全球资本流动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显着上升,它们在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全球资本均衡配置的同时,也导致流动性过剩在世界范...
陆志红[1]2001年在《中国金融进一步对外开放中的汇率制度选择》文中认为本文从国际汇率制度的演变过程和决定因素的分析入手,揭示了现行人民币汇率尽管名义上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实践中却已异化为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在中国金融进一步开放的背景下维持这种汇率制度的成本越来越高,风险越来越大,汇率制度有重新...
徐凌[1]2000年在《论人民币经常项目自由兑换的可维持性》文中研究指明一、选题意图自90年代初起,随着一批国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货币自由兑换问题在世界范围内逐渐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的一个热点和前沿课题。1996年12月1日,中国正式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自由兑换,它成为“中国在历史变革和果...
董萍[1]2000年在《人民币汇率体制探讨》文中提出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世界范围内各国都是一个个相对孤立的经济体,境外发生的各种经济事件对本国的经济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因此,维持一国经济的均衡,包括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则是各国经济政策制定者最根本和首要的任务。而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世界范围内各...
王金玉[1]2000年在《论汇率波动对跨国经营企业价值的影响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系统分析了汇率波动对跨国经营企业价值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首先对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进行分析,介绍几种汇率预测的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将前人的人民币汇率预测模型进行优化,使其预测效果更好。在此基础上展...
刘翠[1]2008年在《中国汇率制度改革及其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资本高度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已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在系统地介绍了国际汇率制度理论及其在相应国家运行状况的基础上,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发展演变历程、所面临的问题等内容进行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