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晗[1]2007年在《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风险防范法律制度》文中研究指明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随着金融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剧以及金融创新的日益活跃,金融控股公司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形式,在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其产生和发展是全球金融业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也是我国金融业由“分业经营”...
谭瑛[1]2002年在《论“入世”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及创新》文中指出2001年11月10日,中国终于迈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大门,成为它的第143个成员。“入世”给中国银行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特别是西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中受到广泛重视的中间业务,必将首先成为中外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
陈海琳[1]2002年在《论中国金融业经营模式及其选择》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阐述金融混业经营模式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金融业发展主流的基础上,论述了中国金融分业经营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以及现实选择,分析了中国金融分业经营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中国混业经营制度取向的对策建议。崔鸿雁[2]2012年在《建国以...
蒋琼[1]2001年在《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加深,特别是加入WTO后与国际经济的接轨,中国金融业最终必将选择混业经营。中国光大集国公司在现行的监管体制下对混业经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中国金融业的经营模式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但目前,我国完全实行...
宋敏[1]2001年在《金融机构全能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80年代后,金融业全能化经营模式呈现出世界性的发展趋势,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出于金融竞争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及金融市场本身的发展,国内、国际金融竞争更加激烈,而竞争主要取决于提供的服务如何?全能化经营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
牛广轩[1]2016年在《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分权架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融监管是金融发展的基础和保障。长期以来,我国行政化调配金融资源的大一统金融监管体制,虽有效助推中国经济多年的快速发展,但也暴露出高度集中、高度统一、高度垄断的缺陷。传统集权型金融监管,强调中央统一集中行使监管权,制度设计上地方没有...
李鹏程[1]2001年在《发达国家全能银行法律监管制度的研究与借鉴》文中提出本文主要通过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发达国家全能银行法律监管制度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以此作为我国改革银行业经营方式和监管模式的参照系。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是简单介绍了全能银行的发展史及当前发达国家对全能银行的法律监管概况...
王晓非[1]2001年在《我国发展网络银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网络银行又称在线银行,是指银行利用Internet技术,通过Internet向用户提供银行服务项目,形象地说,网络银行是计算机、网络和银行的叁位一体,作为网络上的虚拟银行柜台,用户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只要具备上网条件,就可以享受全...
王国言[1]2001年在《论金融分业、混业问题》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全球金融市场正面临一场特殊的变革,新产品、新技术不断产生,跨国融资活动大量涌现,诸多力量共同改变了传统的金融格局。金融混业经营现象及其对传统金融监管模式的冲击,不仅引起理论界的密切关注,也使各国金融管理当局面临艰难的选择。如何看待金融混...
梅光仪[1]2001年在《金融管制与金融自由化——银行体系自由化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文中提出本文以银行体系的金融管制与金融自由化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他由之石以攻玉,通过借鉴国外银行业在此领域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针对国内金融自由化展开具体论述,试图找出两者间的有效结合点。从而,得出对我国金融自由化进...
刘卫江[1]2000年在《WTO与中国金融业开放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讨论了WTO与中国金融业开放的几个主要问题。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剖析了WTO框架下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ST)与《金融服务协议》(FSA)对推动全球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绩效以及它们对中国金融改革的促进效应。第二章...
高晓琴[1]2001年在《西方商业银行经营制度的变革与启示》文中指出本文旨在说明混业经营已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长期趋势。在近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商业银行是最重要的金融机构。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商业银行已成为资金金额最庞大,分支机构最多,业务领域最广泛,影响最为深远的金融公司。与其它公司不同的是,商业银行...
张锐[1]2001年在《保险资金进入股票市场的路径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保险业的重要特征是承保业务与资金运用并重,资金运用的成果直接影响到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经营的稳定性。目前由于市场竞争加剧,使得保险公司保险费率和承保利润下降。而保险业经营的稳健与成败,与保户的权益息息相关,因此各公司...
张红斌[1]2001年在《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与分业经营模式的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选择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混业经营模式和分业经营模式各自的由来、成因和特点,并在宏微观两层面、从风险、垄断、银行经营效益及银企关系等角度对两模式进行了比较评析,揭示了两模式的利...
刘新华[1]2008年在《中国金融业经营模式走向分析》文中指出金融业的经营模式大致可以分为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两种。中国目前的经营模式属于分业经营模式,而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经营模式属于混业经营模式,或逐渐向混业经营模式迈进。对于中国应当实行何种金融模式,众多学者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一方面说明这一问...
金伟东[1]2001年在《论国有商业银行融合投资银行业务的现实选择》文中研究说明80年代以来,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英国、日本、加拿大、美国等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相继放弃金融业分业经营制度,重新确立混业经营的金融制度,“金融超市”、“金融巨无霸”随之不断涌现,商业银行融合投资银行业务成为了全球金融业的发展...
郭鹰[1]2001年在《金融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兼论中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表明自1999年11月美国参议院通过《金融现代化法案》以来,关于金融业混业经营的问题再度引起我国金融实业界及经济金融理论界的广泛关注。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及金融自由化程度的加深,随着我国国内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
王璐[1]2017年在《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目前实行的是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制度。但是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实现,存款保险制度已然建立,并且加入WTO保护期的结束,外资银行全面进入我国,我国金融机构势必面临着国内同行业间以及分业经营与外资银行的混业经营的激烈竞争...
孟辉[1]2000年在《从分业到混业:我国金融运行体制研究》文中提出一、选题背景1999年11月4日,美国参众两院分别以压倒多数通过了《金融现代服务法案》的最后文本,克林顿总统也于11月12日签署了这一法案,使其正式成为一项法律。该法律的核心内容就是废除《1933年银行法》的第20部分(即通称的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