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结构与货币传导机制——一个一般均衡框架的机理分析和实证研究

    金融结构与货币传导机制——一个一般均衡框架的机理分析和实证研究

    樊明太[1]2003年在《金融结构与货币传导机制》文中指出“金融结构与货币传导机制”是一个并不全新但却富有挑战的国际性前沿论题,近年来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的研究热点之一就是基于金融结构研究货币传导机制。就中国而言,该选题是一个具有一定前瞻性的论题。该选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政策含义。该选...
  • 加入WTO后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调整

    加入WTO后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调整

    毛丽娜[1]2003年在《加入WTO后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调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设置的可供观测和控制的中间变量,服务于政策最终目标。由于各学派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上存在差异,相应有不同的中介目标提出。凯恩斯学派主要倡导利率中介目标,而货币学派主张以货币供应量...
  •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中的货币政策抉择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中的货币政策抉择

    于洪波[1]2003年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中的货币政策抉择》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得到了迅猛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资本市场的发展引致中国金融结构发生了深刻变革,相应地,货币政策实施的金融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变;更重要的是,资本市场在所带来的...
  • 货币市场比较研究

    货币市场比较研究

    杨春蕾[1]2017年在《货币政策工具与中介目标选择:国际比较与中国实证》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各国央行不断创新货币政策工具,交替使用工具组合,调整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为实体经济保驾护航,这个期间涌现出非常多的新现象。甚至,因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传统的调控方式失去操作空间,发达国家央...
  • 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

    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

    苏敏[1]2002年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宏观经济的四大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可以概括为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从两者的关系来看,内部平衡是外部平衡的根本保证,而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有利于内部平衡的实现。就我国而言,随着...
  •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宏观效果及政策建议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宏观效果及政策建议

    张广现[1]2002年在《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宏观效果及政策建议》文中认为1998年以来,政府实行了以增发国债,扩大公共投资为主要方式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今年,政府已明确表示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力度不会减弱。这样,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在经济理论中作为“反周期操作”的短期宏观调控政策,在...
  • 我国利率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我国利率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王静娟[1]2013年在《利率变动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自2000年全国大规模推广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我国房地产行业与金融体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过热,房地产价格保持高位运行且增长速度较快。利率作为金融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工具,能否将房地产价格的...
  •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制度分析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制度分析

    张朝洋[1]2017年在《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研究》文中提出当前,世界各国都强调了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保持协调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如何才能实现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之间更有效地协调则一直存在争论,特别是对于这种协调在微观主体层面的具体表现并没有进行深入探讨。基于此,本文从预期管理出发,结合货币...
  • 论中国货币政策操作规则的选择——相机抉择与单一规则的比较研究

    论中国货币政策操作规则的选择——相机抉择与单一规则的比较研究

    陈昭[1]2002年在《论中国货币政策操作规则的选择》文中认为本文以凯恩斯与货币学派的货币供给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经济现状,通过对两大理论支持下的两种货币政策规范——“相机抉择”与“单一规则”的比较分析,论证了“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规范更有利于中国宏观经济稳定和经济结构转变基础上的经济增长。在此基础...
  •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取向研究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取向研究

    戴初建[1]2009年在《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货币政策框架的构建中,中介目标的选择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其选择和调整不仅是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关键步骤之一,而且常常决定着整个货币政策框架结构的性质。从货币政策主要中介目标的更替中可以看出货币政策整体框架的变化趋势,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
  • 股票价格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股票价格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李萼楼[1]2008年在《我国金融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关系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的关系问题已成为近几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金融资产价格在货币政策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中央银行决定货币政策时,是否应将金融资产价格考虑在...
  • 国债经济效应分析

    国债经济效应分析

    汪洋[1]2008年在《国债的金融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国债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属于财政与金融的双重范畴。国债的金融属性特征在不同的经济环境条件下所表现的形式与程度不同。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国债的金融属性特征就表现得越为明显,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变迁及扩展,国债规模也逐步扩...
  • 我国转轨时期利率政策的实证分析——兼论利率市场化

    我国转轨时期利率政策的实证分析——兼论利率市场化

    张京[1]2001年在《我国转轨时期利率政策的实证分析——兼论利率市场化》文中研究说明从1978年开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金融改革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而作为金融体制中的重要因素--利率政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家改变了改革开放以前对利率政策固定不变、僵而不化的严格计划控制,开始运用利率政策来...
  • 中国贷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

    中国贷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

    曾宪久[1]2004年在《国外贷币政策传导模式借鉴(之四)——启示及中国贷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总体模型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国外贷币政策传导模式借鉴(之四)——启示及中国贷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总体模型设计@曾宪久$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成都市邮编:610041曹赢[2]2017年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研究》文中指出量...
  • 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研究

    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研究

    胡斌[1]2015年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的金融政策研究》文中提出处于转型关键时期的中国经济,面临着多种问题,诸如经济结构不够科学、内生动力体系不够健全、收入分配机制不够合理等,其中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已然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和转型的关键障碍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叁农"领域的...
  • 我国通货紧缩时期的货币政策分析

    我国通货紧缩时期的货币政策分析

    周继燕[1]2016年在《新常态下中国通货紧缩风险成因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经济增长大多伴随着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发生的次数屈指可数。因此,多数学者和政策制定者都对通货膨胀给予更大关注,研究通货紧缩者甚少。然而,相对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通常更加难以应付,因为通货紧缩一...
  • 论我国的通货紧缩及其对策

    论我国的通货紧缩及其对策

    冯燕[1]2000年在《论我国的通货紧缩及其对策》文中研究表明改革以来的二十年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二十年。在这二十年里,我国先后发生了四次高通货膨胀,我们在与高通货膨胀反复较量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于九六年实现宏观经济“软着陆”。但是近两三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以往从没遇到的新问题——通货紧...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研究

    张龙[1]2010年在《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配合效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经济以年均9.8%的速度高速增长,期间伴随着相当明显的周期波动;在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直在稳定物价和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从1992年我国确定了经济体制...
  • 通胀指标监控法研究

    通胀指标监控法研究

    陈静[1]2000年在《通胀指标监控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90年代初,西方世界出现三年多的经济停滞与衰退,一些国家通货膨胀严重,欧洲货币体系发生混乱。金融理论界对奉行多年的货币主义产生怀疑,以货币供应量或汇率作为货币政策主要中介指标的作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因此,一些国家中央银行的政策思想发生了不同...
  • 通货紧缩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运用

    通货紧缩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运用

    王春雷[1]2001年在《通货紧缩时期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一个国家的经济总是在不断波动中成长。客观上存在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主要表现为物价水平和充分就业水平的不稳定性。因此,保持物价水平的稳定和维持适当充分就业的水平成为各国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从物...